:::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1740) 回覆 (3) 推薦(0)

法國於2019年10月初召開氣候公民大會,以兌現公民大辯論承諾,抽選150名公民參與六周會議,擬透過公投、立法或修法落實氣候變遷措施

1. 背景:法國總統馬克宏在2019年4月25日法國公民大辯論記者會上,承諾召開氣候公民大會(convention citoyenne pour le climat),擬定對抗氣候變遷措施,並強調創新做法,會議結論將遵照民意「完整依照公民提議措施」,公民大會結論可能會透過公投、立法或修法方式落實。首場會議於2019年10月4至6日召開,2020年2月1日向國會報告結論。[1]

2. 組織架構:會議機制由任務性質的治理委員會(comité de gouvernance)負責規劃,包括抽選參與者條件、公民大會開會方式與頻率。委員會包括兩位共同主席,一位報告員以及12位委員。委員會的專長領域包括:參與式民主、經濟、社會與生態。共同主席包括智庫代表,Terra Nova Foundation的執行長Thierry Pech,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國大會(COP 21)法國前談判代表Laurence Tubiana。報告員由法國經濟社會與環境理事會(Conseil Économique Social et Environnemental, CESE)副主席Julien Blanchet擔任。[2][3]

3. 監督機制:法國經濟社會與環境理事會指派了三位監督委員,包括曾拍攝獲獎紀錄片:《明日進行曲》的生態運動人士Cyril Dion、國民議會(Assemblée Nationale)代表Anne Frago、與參議院(Sénat)的代表Michèle Kadi。[2][3]

4. 辦理方式:總預算共計4百萬歐元(約新台幣1.4億元),不事先排除任何議題。8月下旬到9月中以電話致電30萬人,85%透過手機,15%透過市話,再抽選150位公民。150位公民將在2019年10月4日至5日首次開會。接下來的六周,每周花三天開會,直到2020年初為止。2020年1月底至2月初,公民將會報告他們的建議。公民的結論建議將會完整提交給國會,或以公投或透過法律形式落實。[4]

5. 抽選條件:包括性別、年齡、教育背景、職業、區域等條件。[4]

1) 性別:52%女性,48%男性

2) 年齡 :按照法國人口金字塔組成分為六群,16-17歲的年輕人也可參加

3) 教育背景:28%的參與者沒有大學或同等學歷

4) 職業:按照社會的職業類別,為了兼顧多元性,職業分布跟人口代表性可能不會完全相符

5) 區域:參考各區人口比例,有四位海外領土代表,並且也考量城鄉(都心及市郊)的人口分布。與會人口將包括貧窮社區與極度貧窮的出席者。

6. 出席費用補償:包括每天86.24歐元(約新台幣3,000元)出席費、交通費,及因出席氣候公民大會請假的職業收入補償,此外,若需要的話也會提供每日生活補助金。對於單親父母,則會提供托育補助。[4]


評析

1. 2019年5月初,法國生態與團結轉型部( Ministère de la Transition écologique et solidair)部長曾表示,法國人對環境議題有共識,但行動方案常出現權責切分的問題,公民參與決策將可加速行動方案成型。未來希望透過公民氣候大會推出一部公投法案,在2020年用公投表決一系列氣候與環境措施。但部長亦表示,大會結果要透過代議制度或公投制度表決,將由與會公民決定。[5] (註:法國生態與團結轉型部長François de Rugy已於2019年7月離職)

2. 民間對氣候公民大會提出數項關切焦點。法國綠色和平團體表示,從過去法國公民大辯論到食物現況的環境議題諮詢結果可見,政府以公民參與之名行卸責之實,目前已知眾多解決方案,並且也有已進入審議程序的氣候能源法案及交通定向法案,氣候公民大會恐將拖延行動時程至少六個月。此外,公民抽樣代表性不足與憂心專家立場影響決策,也成為關切焦點。[6][7]


參考資料

[1] 馬克宏總統承諾召開氣候公民大會,L’infodurable,2019/7/3

[2] Cyril Dion監督氣候公民大會,REUTERS,2019/7/25

[3] 新聞稿: 法國生態轉型公民大會監督委員提名,法國政府網站,2019/7/25

[4] 新聞稿: 法國生態轉型公民大會,法國經濟社會與環境理事會,2019/7/23

[5] 馬克宏要求的氣候大會尚未成形, Le Figaro, 2019/5/1

[6] 氣候公民大會已成政府不作為的託辭,法國綠色和平,2019/6/3

[7] 氣候公民大會是一場昂貴的化妝舞會,Boulevard Voltaire,2019/8/29


附件1. 

 

 

 

 

 

 

 

 

 

 

(來源:法國經濟社會與環境理事會,201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