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時間:2013/2/7
                
                提供者 : 吳易樺  
                
                美國RGGI將減少發放碳排放權
重點摘述
-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表示,美國東北的地方性溫室氣體初始計畫(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 RGGI)將減少45%的碳權發放,以挽救過低的碳價格。
- 紐約環保團體的主席Dale Bryk表示,在新的碳權發放制度下,RGGI每年所允許的碳排放量減少至9,100萬公噸(目前發放的碳交易量為16,500萬公噸)。Bryk表示改革前的碳權發放數過多,不足以推廣節能減碳的誘因。
- RGGI先前的發放量是依照2009年的經濟預測。那時預測經濟將持續回穩而碳權需求將隨之增加。然而美國近年來景氣恢復速度緩慢,需求面無法支撐大量的碳權。再加上美國東北部增加天然氣的使用量,因此對碳權的需求減少。RGGI的價格因而在2012年12月下滑至每公噸1.93美元,達到歷史新低。
評析
- 我國為施行碳交易制度,碳價格也可能因景氣差而下滑
RGGI於2009年設定的碳權發放量,乃基於美國經濟快速復甦的假設。然而這段期間美國失業率飆高至9%以上(至今仍高達7.9%),經濟復甦實際上卻呈現遲緩的現象。因此對碳權的需求不足,因而造成美國RGGI地區的碳交易價格低靡。另一方面美國東北部多使用天然氣,排碳自然下降,而碳需求也減少。因此碳權價格低落,為市場因素所決定。是否在碳價格低迷時減少碳權發放,是值得思考的。我國未來施行碳交易制度也可能因景氣差,造成碳權供給高於需求,而碳價格相對較低。因此景氣差時碳價格低,問題是出在碳權的需求端,而非碳權供應過多。
- 宜重新思考在景氣差時,是否必須減少碳權發放
景氣差時,經濟活動遲緩自然會造成排碳下滑,產業的負擔相對較少。若減少碳權發放,勢必造成市場上的碳權需求大於供給,碳價格因此上升,但也增加產業於景氣差時的成本負擔。政府應思考在景氣差時,是否也該將減碳擺在政策目標的第一位。若低的碳交易價格可促使景氣快速回溫,則不宜大幅度減少碳權發放。在景氣活絡時碳交易價格低迷,才需積極減少碳權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