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1411) 回覆 (0) 推薦(0)

德國致力追求成功的能源轉型,以能源概念的兩大核心策略為目標:未來能源供應以再生能源為主、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德國在2010年提出的能源概念(Energy Concept)仍然是政府能源政策推動的方針,其涵蓋電力、供熱、運輸等範疇,並以兩大核心策略為目標:

        1. 未來能源供應將以再生能源為主要來源;

        2. 能源在使用上應該要更具效率。

       為了與業界、學術單位、政府組織及社會進行充分的溝通與對話,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針對包含「電力市場」、「能源效率」、「電力網絡」、「建築」及「能源前瞻研究」等五項能源議題,成立了能源轉型溝通平台。

       德國建築能耗占其整體能源消費的40%,德國政府希望在2050年前可以達到氣候中和(Climate-neutral),並使初級能源消費減少80%。德國自2006年起,平均每年投入20億歐元,至今已協助380萬戶進行建築翻修與重建,以提升建築能效。

       德國目前境內擁有150萬片太陽光電與23,000個風機,為了確保這些再生能源所發出的電可以被充分使用,德國必須升級建造數條長達數千公里的電網。

       德國在電網的品質與電力供應安全上的表現,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依據歐盟能源管理委員會(Council of European Energy Regulators)的統計, 2013年在歐盟的主要國家中,德國的表現為第3名,較法國與英國之表現為佳,詳如圖1所示。

圖1、2013年歐盟主要國家的停電統計[1]

       隨著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等受氣候影響供電的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增加,為了確保電力的穩定與供應,德國目前已發布新的電力市場白皮書,希望未來可以透過立法,進行電力市場的改革。

       德國能源供應已快速邁向綠能,在2000年德國電力供應中約6%來自於再生能源,在2014年德國再生能源發電於電力消費之占比已達28%,並以在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40~45%為政策目標,如圖2所示。

圖2、德國再生能源占整體電力消費之占比[1]

       德國透過再生能源附加費(EEG surcharge)將再生能源發展的成本轉嫁到電力使用者,卻也導致電價快速成長,其附加費的變化如圖3所示。為此,德國在2014年8月通過再生能源法修正案,希望未來將投入成本集中在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等較具成本競爭力的再生能源,並冀望未來再生能源可透過競標的方式,直接進入電力市場,而不再需要政府給予的補貼。

圖3、德國再生能源附加費歷史變化[1] (單位:歐分/度)

       能源效率是德國邁向能源轉型的第二根重要支柱,德國目標在2020年,初級能源需求相較於2008年可以下降20%,德國目前能源需求已經是自1990年,東西德統一後的歷史新低點了,其初級能源需求的歷史變化趨勢如圖4所示,德國希望未來可以透過「國家能源效率行動計畫」來達成其既定目標。

圖4、德國各類能源初級能源消費歷史變化[1]

       前瞻的能源研究可為未來的能源轉型奠定基礎,德國2013年能源研究的費用相較前一年增加了15%,達到了8.09億歐元的水準。其中以「能源轉換」與「能源傳輸、儲存及使用」兩大項目為最大宗。


參考文獻

Making a success of the energy transition. http://www.bmwi.de/English/Redaktion/Pdf/making-a-success-of-the-energy-transition,property=pdf,bereich=bmwi2012,sprache=en,rwb=true.pdf

關鍵字標籤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