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之新政策情境推估,全球2013年至2040年能源需求將成長32%,電力需求將成長70%
國際能源總署(IEA)於2015年11月發表2015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WEO 2015),其主要情境為新政策情境(New Policies Scenario),新政策情境主要考量範疇包含既有政策與尚未實施但已經宣布會實施的政策,而既有政策情境(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則只是包含在2013年中以前已經實施的政策,450情境(450 Scenario)則是大氣溫度上昇不超過2℃的情境;此外,因應低油價的出現,本年度(2015年)報告另新增低油價情境(Low Oil Price Scenario),探討長期間低油價的狀態,對於全球市場、政策、投資及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依據新政策情境的推估,全球2013年至2040年能源需求將成長32%,而所有能源需求的成長皆是來自於非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Non-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Non-OECD)的國家,而同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能源需求預估將減少3%,其中美國與歐盟國家在石油的需求將會顯著的下降。
電力需求至2040年預計仍將成長70%,但全球預估仍有5.5億人口居住在沒有電力供應的區域。到2030年再生能源預估將可以取代煤炭,成為最大的發電來源。其中歐盟50%的電力將是來自於再生能源,而中國大陸與日本亦有30%的電力將來自於再生能源。亞洲以外的地區,煤炭的發電占比將下降至13%。
2015年至2040年全球能源部門的投資將達到68兆美元,其中37%投資是在石油與天然氣供應、29%的投資是在電力供應,另外亦有32%是投資在終端使用的能源效率上。
全球電力裝置容量預估至2040年將達10,570GW,相較於2014年,成長約4,400GW,在發電結構方面,煤炭發電占比將從目前的41%至2040年下降為31%,同時受到非水力再生能源的持續成長與核能的穩定發展,全球低碳發電占比預計將從目前的1/3,至2040年成長為47%。
預估至2040年,核能將維持在10.6~12%之間;再生能源占比由21.9%提高至34.1%(以水力為主占15.7%),尚難取代傳統發電方式,2013年與預估至2040年的全球各類能源發電量推估如圖1所示。
	
圖1、2013與2040年全球各類能源發電量推估[1]
預計再生能源於初級能源需求占比將從2014年的14%,成長至2040年的19%;在2015-2040年間,預估將會新增再生能源發電容量達3,600GW,其中約1/4的裝置容量將來自於中國大陸,其次則為歐盟、印度及美國;而全球投資在再生能源的金額將達7兆美元。
針對世界能源展望近三年的報告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在經濟成長與人口推估的假設,近三年的差異並不明顯,然而在能源價格的展望上,則有較顯著的差異,在WEO2013與WEO2014中,針對2020年原油的價格約在每桶112美元至113美元間,但受到今(2015)年石油價格大跌的影響,WEO2015則預估至2020年原油價格約為80美元/桶。
在初級能源需求方面,依據世界能源展望近三年的推估,針對未來天然氣的需求推估,則有微幅的下降,在2035年其占比,從WEO2013年推估達23.7%,在WEO2015年則下降為23.2%;而針對未來石油與核能的需求,近三年報告的推估,占比則有上升的趨勢。
在發電量的部份,受到能源效率提升的影響,近三年的能源展望有逐年下調未來電力需求的總量,針對2035年的推估,已從WEO2013年的37,087TWh,至WEO2015年下修為36,392TWh,而各發電種類的占比中,再生能源與核能發電皆有上漲的趨勢,而燃煤發電在2035年的占比,已從WEO2013年預估的33.2%,在WEO2015下修為31.22%,代表未來燃煤發電的重要性,已逐漸減少,針對WEO2013、WEO2014及WEO2015的比較,整理如表1所示。
參考文獻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5, http://www.worldenergyoutloo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