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427) 回覆 (0) 推薦(0)

德國能源轉型年度評估報告,在2015年上半年,再生能源發電已達30%,代表德國再生能源發展已朝著其既定之軌道前

2014年德國再生能源已成為第一大的發電種類,且整體的電力需求亦開始下降,然而在整體能源轉型的執行上仍可能有不足之處,為了瞭解能源轉型之成效,德國每年皆會發布「能源轉型評估報告」,其在2015年11月18日經過議會同意並發布的「第四次能源轉型評估報告」中,將顯示其能源轉型之進展,同時針對仍需強化之項目進行說明。

德國能源政策目標希望可以在2020年前達成「溫室氣體減量40%」、「能源需求降低20%」、「電力消費減少10%」及「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35%以上」等具體目標,德國經濟暨能源部部長Sigmar Gabriel指出:「雖然我們目前在能源轉型進展上已有很具體的成效,然而,德國未來能源轉型仍需建立在整套系統的完備才能成功,透過能源轉型的評估與檢討,將有助於我們詳細審視目前能源轉型所面臨的困境。」

太陽能、風能及生質能是德國目前最重要的電力來源之一,在2014年德國再生能源發電已達電力需求的27%,在2015年上半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甚至已達30%,代表德國再生能源發展已正朝著其既定之軌道前進。

除了再生能源發展,能源效率的提升也是德國能源轉型的關鍵策略之一,德國受到暖冬的影響,2014年能源消費相較於2013年減少了4.7%,達到1990年來的最低點,然而,德國在能源效率的提升上仍有不足之處,德國2008年至2014年能源生產力的年平均成長率為1.6%,較其能源概念(Energy Concept)中的目標2.1%來的低,為此,德國政府在2014年12月提出了國家能源效率行動計畫(National Action Plan for Energy Efficiency),希望可以進一步改善國家整體的能源效率。

相較於2013年,德國2014年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了4.3%,與199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比較,更是大幅減少了27%;德國希望在2020年可以達到溫室氣體排放較1990年減量40%的目標,故仍需要其他措施來達成此目標,因此,德國亦在2014年12月發布「2020氣候行動計畫」,希望可以進一步降低國家整體的溫室氣體排放。

德國政府希望未來可以提供低成本且綠色潔淨的電力,因此在2014年,重新檢視並修正再生能源法案,這也使得德國2015年民生平均電價在近10年首度出現下跌的現象。

透過再生能源的大力發展,德國已成功地減少化石能源的進口量,同時受到燃料價格下跌的影響,2014年德國化石燃料進口金額為810億歐元,較2013年的950億歐元,下跌約15%。

德國許多企業為了滿足自身的電力與熱能需求,建置了汽電共生廠,此外,一般的商家或是住家亦透過再生能源的建置,來滿足自身能源的需求,2014年德國預估自產自用的電力約達497億度,預估在2015年將進一步上升為516億度,此約為2016年德國電力需求5,120億度的10%。

過去德國境內自產自用的電力並不需要繳納再生能源附加費,隨著2014年再生能源法案的修正,目前自產的電力消費亦需要繳納100%的再生能源附加費,而針對汽電共生或再生能源發電的用戶,在2015年則需要繳納30%的再生能源附加費,並在2016年與2017年將占比提高至35%與40%。

德國2014年再生能源附加費的總額為236億歐元,透過再生能源法案的改革,在2015年減少為218億歐元,預估2016年將達229億歐元,這也使得其從電價中課徵的再生能源附加費將從2015年的6.17歐分/度,至2016年成長為6.35歐分/度。

在2025年與2035年的目標限制下,德國政府希望未來每年陸域風力與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可以控制在2.5GW,針對離岸風力,則希望可以在2020年達成6.5GW的裝置容量,並在2035年裝置容量達15GW。


參考文獻

104年度德國能源轉型評估報告

關鍵字標籤
01235515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