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767) 回覆 (0) 推薦(1)

挪威證實挪威海具有龐大的二氧化碳封存潛力

重點摘述

  1. 依據挪威石油理事會(NPD)於今(2013)年1月25日發布之報告「CO2 Storage Atlas」表示,挪威北海部分區域可大量封存二氧化碳,其封存潛力可高達55億公噸,超過了挪威2012年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100倍,此外該理事會評估整個北海封存潛力應可達到700億公噸。
  2. 上述報告指出該理事會進行二氧化碳封存研究之目的,係為找出能夠提供長期且安全地二氧化碳儲存區域,以避免因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帶來的負面衝擊。如儲存場址位於油田附近,尚可以提高油田之產油效率及儲存產氣過程所產生之過量二氧化碳。未來該理事會將計畫繪製整個挪威大陸架(Norwegian Continental Shelf),以持續尋找二氧化碳封存的合適區域。
  3. 挪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且由於油氣開發是該國收入主要來源,因此對碳捕集及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的發展十分重視,並願意為CCS項目投入大量資金,例如該國201257日於蒙斯塔德(Mongstad)完成設置世界最大之CCS工程,該項工程於2007年開工興建,總投資10億美元,由挪威政府提供資金支持,設計二氧化碳捕捉能力為210萬噸/年,為歐洲CCS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將對歐洲推廣應用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帶來新的動力。

 

評析

  1. 隨著全球能源需求不斷增長,CCS將成為幫助人類達成減碳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依據歐盟於2009年6月5日公布執行「20-20-20」目標之氣候與能源套案(the EU climate and energy package),即宣示將積極推廣發展及使用CCS,並規劃於2015年前建立多座大型CCS示範廠以測試其可行性,以及約2020年前達到商業化,預期至2030年歐盟須達成之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約有15%來自CCS。本次於挪威海發現的封存潛力,預期可在歐洲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發揮重要影響。
  2. 在歐債危機以及財政緊縮的背景下,歐洲其他地區的CCS設施由於資金緊缺相繼停工,惟有挪威的CCS項目得如期進行。依據國際能源署(IEA)執行主管瑪利亞・海文表示,到2050年全球約需3000座大型CCS工廠,但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想要達成這個目標很困難,如果CCS產業的發展如此不順,無法為減碳做出應有貢獻,就只得另尋他法來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如此減碳任務將十分艱鉅。
  3. 我國目前已分別成立CCS研發聯盟及策略聯盟,而台電公司業完成CCS研究計畫之初步規劃,如一切順利,預計2025年即可開始商業規模之灌注計畫,另先導型之地質封存試驗計畫已依序展開,預計2017年底將可完成。
  4. 惟囿於我國尚未訂定CCS相關法規,建議可參照國外發展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經驗儘速訂之,以利短中長程CCS研究計畫之推動。對於進行中之先導試驗計畫(2017年完成),則可考量先給予豁免管制。
  5. 至於先導試驗計畫完成後,未來中尺度示範場與商轉規模儲存場之建置可能將面臨民意溝通問題,各相關部會亦宜及早籌謀因應。
關鍵字標籤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