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4968) 回覆 (0) 推薦(0)

全球碳排放成長已連續3年持平,並與經濟成長脫鉤,主因為再生能源成長、天然氣取代煤、能源效率改善及全球經濟結構改變等

重點摘要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資料顯示,全球碳排放已連續三年(2014-2016)成長是持平的,且與經濟成長脫鉤。主要原因為再生能源電力的成長、由天然氣取代煤、能源效率的改善,以及全球經濟結構的改變等。(圖1)

圖1、1980~2016年全球碳排放[1]

2016年全球能源部門的碳排放為321億公噸,與前兩年差不多,然而根據IEA估計,全球的經濟成長了3.1%。全球前兩大能源使用及碳排放者-中國大陸與美國-的碳排放降低,歐洲則穩定,也因此抵銷了其他地區增加的部分。(圖2)

圖2、全球碳排放及經濟成長率[1]

其中以美國的碳排下降了3%,約1.6億噸為最多,但其經濟成長了1.6%。美國碳排下降的原因為頁岩氣供應的激增,以及更多再生能源電力取代了燃煤,這些因素使得美國去年的碳排放來到了1992年以來的最低,而這段期間內美國的經濟則成長了80%。

在全球持續成長的經濟下碳排放已連續3年持平,雖然尚無法斷定全球的排放已經達到高峰,但似乎讓人對新興的趨勢抱持著樂觀。此同時也給了一個訊號,亦即市場動態及技術改進確實有其事,這從美國充沛的頁岩氣供應已成為一個便宜的電力來源即可證明。


評析

2016年全球電力需求的成長一半以上來自於再生能源,而其中水力又占了一半。2016年全球核能淨裝置增量為1993年以來最高,主要來自於中國大陸、美國、南韓、印度、俄羅斯及巴基斯坦。煤的需求則大幅下降,其中以美國的降幅最大,達11%。去(2016)年同時也是美國第一次燃氣發電大於燃煤發電。透過適合的政策及大量的頁岩氣儲量,美國的天然氣生產在未來將持續成長,並造成3種結果:促進國內製造業的興盛、出口更具競爭力的LNG來供應亞洲,以及提供多元的天然氣給歐洲。

中國大陸的碳排放去年下降了1%,煤的需求下降而經濟則成長了6.7%。造成此趨勢的因素包括:再生能源的占比增加、核電及天然氣發電增加,以及在工業及建築部門的能源使用由煤轉為天然氣等,這些因素大部分是由政府政策驅動,主要為了對抗空氣汙染。中國大陸的電力需求成長(5.4%)中2/3來自於再生能源(大部分是水力及風力)及核能。有5座新的核反應爐已連接電網,提供了約25%的核電。

在中國大陸和印度,天然氣的成長很顯著,充分反映了空汙措施及能源多元化的影響。全球的能源組合中天然氣占了約1/4,但印度只占約5%,中國大陸只占了6%,兩國均具有很大的成長潛力。在歐盟國家碳排放則相對穩定,天然氣的需求成長了8%,煤的需求則下降了10%。再生能源亦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中由煤轉換成天然氣在英國的電力部門很顯著,這都要歸功於便宜的天然氣及碳價下限。

市場的力量、技術成本的降低,及氣候變遷及空汙的考量等均為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背後的主力。雖然碳排放成長的停滯對改善空汙是一個正面的消息,但其仍不足以讓全球的氣溫控制在升溫2℃以內,為了利用潛在技術的改進及市場的力量,全球需要有一致的、透明的、及可預期的政策來協助達成。

依據IEA/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於2016年出版之能源使用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統計資料顯示,我國2014年能源使用CO2排放總量為249.66百萬公噸,占全球排放總量的0.77%,全球排名第21位;每人平均排放量為10.68公噸,全球排名第19位,低於韓國但高於日本,且排名較去年退步;碳排放密集度為0.27公斤CO2/美元,全球排名第45位,低於韓國且排放亦較去年退步,均顯示我國在減碳方面仍有努力的空間。

表1、我國燃料燃燒排放二氧化碳排放指標跨國比較[2]


參考資料

[1IEA finds CO2 emissions flat for third straight year even as global economy grew in 2016, IEA, 2017/03/17. http://www.iea.org/newsroom/news/2017/march/iea-finds-co2-emissions-flat-for-third-straight-year-even-as-global-economy-grew.html

[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溫室氣體排放統計,2017/3/1。http://www.epa.gov.tw/ct.asp?xItem=10052&ctNode=31352&mp=epa

關鍵字標籤
碳排放經濟成長脫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