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467) 回覆 (0) 推薦(0)

SolarWorld促美國向台灣太陽能模組徵收關稅

 

主題名稱

SolarWorld促美國向台灣太陽能模組徵收關稅

資料時間

2014/01/02

上傳時間

2014/01/02

國  別

■1.國內         □2.國外

綠能新聞
類型

□1.整體政策■2.太陽光電 □3.風力 □4.生質能

□5.LED  □6.電動車 □5.氫能  □7.其他綠能

重點摘述

(條列式)

  • 據《星島日報》報導,SolarWorld公司於 2013年12月31日採取新行動,向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訴,要求向來自台灣的太陽能電池板模組徵收新關稅,以圖阻止中國大陸廠商通過轉移到台灣製造而規避反傾銷關稅
  • 據阿斯達克通訊社、東方早報、大公網等陸港媒體報導,儘管目前尚無任何台灣太陽能電池企業收到美國商務部的調查問卷,但中國機電商會已針對美國最新動作,在日前告知業者,指稱已從多方管道了解美國部分太陽能企業擬對中國和台灣出口至美國的太陽能光電產品採取新動作。為謀因應,機電商會在12月31日召開預警工作會,並請英利等重要企業負責人出席。
  • 東方早報引述台灣集邦科技綠能事業處分析師黃公暉表示,現在一切還處於初期,只是美國企業層面的行為,尚未得到美國商務部方面的認可。即使要採取行動,美國方面必須獲得證據,證明台灣有政府補貼以及對美傾銷的行為

評 析

(條列式)

  • 中、歐的太陽能貿易戰在20138月經中歐雙方達成最終協議後,原本台灣在此次貿易戰中處於二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如今可能反轉受到波及
  • 由此次SolarWorld向美國提出擴大雙反制裁範圍包括台灣電池,雖然,目的是將中國業者透過台灣代工的制裁漏洞徹底堵上,但是,可能更深一層的內涵是因為歐洲市場已逐漸飽和,美日市場正急速擴大,在市場激烈競爭下,所採取的貿易手段,如同電子業的專利訴訟一樣,目的都是在阻止對方勢力的擴張速度,台灣變成二強相爭的犠牲者
  • SolarWorld想透過制裁台灣電池或模組來防堵中國勢力,未必可行,因為反傾銷及反補貼課稅必需有足夠證據顯示台灣政府對國內廠商有不公平的補助行為,然而,此訊息也透露台灣太陽能競爭力不能只是建立在別人貿易戰的利基點
  • 目前中國太陽能元件出口中,美國佔10%的市場。台灣出口的電池片主要銷往中國銷貨比例為40%,占比極高,市場風險也隨之擴大隨著美國市場需求擴大,及中國及台灣產業鏈的密切關聯中國為避免國外貿易訴訟,可能會進一步加速分散海外市場代工佈局,中國昱輝陽光首席執行官李仙壽透露,將電池環節置於海外代工,相比在中國生產,僅增加每瓦約5美分的成本,遠低於承擔雙反稅率(每瓦20美分),而降低來自台灣的電池進口,因此,台灣在前一波的中美歐貿易戰中雖然嚐到甜頭,但面對未來更激烈的市場競爭,也應思考全球化生產供應鏈及開拓分散市場需求,避免市場過度集中的風險波動

連 結

http://pv.energytrend.com.tw/news/20140102-7582.html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6/122014010200083.html



附 件

 

建檔者/機構

周桂蘭/ITRI

 
關鍵字標籤
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