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1516) 回覆 (0) 推薦(0)

國際上的鈾能源供應與需求

重點摘述

  1. 依據世界核協會(WNA)核燃料市場的報告,WNA推估2013年至2030年全球核燃料市場對鈾的需求將大為增加。其中WNA模擬最樂觀境情境(most optimistic scenario)與參考情境(reference scenario),推估2030年上述兩種情境對鈾的需求將達到約119,000噸與97,000頓(目前約62,000噸/年)。另外模擬最低的情境,2030年對於鈾燃料的需求則為59,000噸。
  2. 對於核電裝機容量的預測,依據該報告的參考情境,到2030年時的全球核能發電量預計將由目前的334GWe增加至到574GWe,年均增長率為3.0%(2030年計算的核能發電總容量包括日本的核子反應爐假設會重新開放)。更樂觀的情境景則以每年平均約4.2%的速度增長,從而使總核電裝機容量達到700GWe;另外最低的模擬情境增長率為0%,即在2030年的核電裝機容量約為341GWe。

 

評析

  1. 依據IEA及OECD的核能署推估,目前全球具開採競爭力的鈾礦蘊藏量約為330萬公噸,但是每年使用的鈾礦約62,000公噸,在既有總裝置容量不變的情況下,若未開發新的鈾礦源,則在50年後將耗竭;而依據WNA的推估,若每年的裝機容量以3%增長,則鈾能源可能在40年內用盡。但是依據國際之石油與天然氣能源的使用年限推估經驗,在開採技術不斷提昇的情況下,新的能源持續被發掘與開發利用,所以可使用年限並未減少。同理,對於鈾礦能源亦是如此,當投入新的開採技術後,推估亦將有新的礦區被發現與開採。
  2. 依據IAEA-PRIS, BP, MSC 2012資料,雖然世界核能發電比例由1995年的17%尖峰緩慢下降到2010年約12.5% (2011年因福島事件導致日本境內的核電廠近於停核,所以核能發電占比下降到約11%);但是實際發電量並未明顯減少(圖一)。未來如中國大陸、印度、俄羅斯等興建中的核電廠加入營運後,國際間實際的發電量可能會增加。至於近幾年核能發電占比減少原因,則為各國其他類別的發電裝置容量增加所造成,並非減少核能發電之故。

圖一、1990~2011年世界核能發電情形

3.依據澳洲2012能源白皮書,未來的核能應用並未見減少,且推估到2035年以前,核能發電的能量仍將緩慢成長。而依據WNA的推估,到2030年以前,核能的裝機容量將以平均約3%的速度成長。因此,目前國際上並沒有明確的顯示為擁核或廢核趨勢,完全視該國的能源政策、電力需求與經濟發展而定;如有部分國家也會考慮到民意而宣布未來停核,但如發展中國家之中國大陸、印度、俄羅斯等國則規劃未來大量興建核電廠,而已開發國家之韓國未來仍大量興建核電廠,另如能源相當豐富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雖然目前沒有核電,但未來亦計畫興建核能機組。

關鍵字標籤
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