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時間:2013/9/2
                
                提供者 : 蕭國鑫  
                
                日本再次接近零核
重點摘述
-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事故,日本政府下令該國所有的核電廠需經過兩個階段的“壓力測試” ,以驗證自己的能力能夠承受極端事件。其中在進行壓力測試時,逐次關閉日本境內的所有核電廠,隨後部分通過壓力測試的核電廠,因為停核後的發電成本大增,因此,要求政府批准重新啟動它。
- 關西電力公司(KEPCO )的大井3號和大井4號(裝置容量分別為1,180兆瓦)測試結果,首先通過日本核能與工業安全局的審查,以及當地政府及人民的同意,在2012年6月,前首相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宣布重新啟動核反應爐,但是日本其他的反應爐仍處於停機狀態。目前運轉中的大井3號與大井4號反應爐,前者在9月2日關機後進行維護和檢查,而大井4號反應爐也預計在兩週內開始斷電進行維護。
- 由於日本核能發電推出新的安全要求,且須經過日本核管理局(NRA)的審查,預計處理申請需要約六個月的時間。而日本四個公用事業 - 關西,北海道,四國和九州希望可以許可重新啟動12個國家經營的核反應爐。目前已有北海道的泊單元3號、四國的伊方單元3號 ,九州的仙台單元1號和2號開始安全檢查。因此,推估2013年年底前,可能有部分的核電廠通過恢復運轉的許可。
評析
- 福島事故發生後,日本各大電力公司相繼停止運行核能電廠,而火力發電成為主要供電來源,隨之燃料費用不斷增多,再加上國際燃料價格的不斷上升,日本9大電力公司評估,2012年因用於火力發電的燃料費用比事故發生前增加3.1兆日圓。
- 日本政府於2012年9月提出革新能源環境戰略,宣布日本將於2030年代達到非核家園,但由於內閣會議對於核電歸零在政策上幾乎沒有約束力,並保留了修正空間,僅止於「未來能源政策將參考相關的地方政府和國際社會議論,持續進行修正」。使得日本核電政策始終無法順利定調。2012年底日本政黨輪替,自民黨安倍晉三公開表示,將重新檢討民主黨政府所制訂不再增設核能機組的能源政策。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3年2月28日在眾參兩院全會中發表施政方針演說時針對日本能源政策明確表示:倘經「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確認核電廠安全無虞,政府將允其恢復發電。同時政府亦將盡力推展節能及再生能源,已逐漸降低對核電的依賴度。
- 我國的核能政策為穩檢檢核,並非馬上停核,因為即刻停核將引發供電量不足,導致停電的風險;且停核後由化石能源取代核能發電,使得發電成本增加,又將帶動電價上漲,因此,即刻停核在我國並不可行。
- 核四的兩部機組均已完成90%以上,且在311事件後,已進行壓力測試與增加許多安全措施,目前正針對安檢後的各項缺失進行改正中。此改正資訊應該儘快公布,並聘請國外的核能權威機構再次進行檢驗,以減輕人民對於核四安全的疑慮。
- 未來核四運轉與否,將由全民公投決定,而在公投之前,所有的安全資訊能攤在陽光下,讓全民一同檢視與評估,以便在公投中能夠投下理性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