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日本未來電力公司的商業模式,競爭對手將會是Amazon和Apple公司
-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投資的企業TRENDE,實現點對點(Peer to Peer, P2P)的住宅太陽能發電的電力交易,該公司的執行長(CEO)妹尾賢俊透露最新的商業戰略模式。
- 隨著日本電力自由化與再生能源普及的契機,電力市場的生態從過去的中央集權的能源供給模式,快速地轉移到分散式的能源供給。其中,點對點(P2P)的活用,能夠將住宅發電(如太陽光電等)的電力,自由且方便的進行買賣,目前日本的新電力公司或新創公司都在尋找新的商業契機。
-
東京電力在2018年3月,100%出資設立TRENDE公司,該公司旗下也有供應零售低壓電力的「あしたでんき」(譯為: 明日電能),當CEO妹尾賢俊被問到與東京電力零售部門的業務是否會重疊時,CEO妹尾賢俊認為,普通的電力零售業務是「第一階段」,TRENDE公司則主要在於建立一個用於電力的「電力P2P交易平台」,並利用這個平台來傳遞再生能源的價值。從2018年8月1日起的下一步,TRENDE公司開始提供電費計畫「ほっとでんき」(譯為: 住宅太陽光電能服務),免費的在獨立式住宅設置太陽光電設施。
- 關於「電力P2P交易平台」的細節:
主要的目的在於,透過住宅式太陽光電所產生的電力,基於該住戶的電力使用狀況,能夠進行儲能或售電到其他住宅的交易平台,透過這個平台的機制,讓再生能源更加普及。
- 實現「電力P2P交易平台」的3大階段:
- 第一階段:作為純粹的電力零售供應商,提供電力,亦即「あしたでんき」(譯為: 明日電能)
- 第二階段:將開始提供「ほっとでんき」(譯為: 住宅太陽光電能服務),即所謂的太陽能發電的第三方所有權模式。在住宅屋頂免費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機制,合約期限可選擇10年或20年。在20年的合約期內,住戶使用的電力擁有20%的折扣,在10年的合約的情況下,以10%的折扣供電。一旦合約期限到期,安裝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將免費提供給用戶。
- 第三階段:等待分散式電源如太陽能發電和蓄電池已經普及到一定程度的階段,提供一個P2P交易平台,可以在住宅間彼此進行電力交易,以提高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預估,10年後,自家電力發電類型將轉成住宅太陽光電與蓄電池的組合,這是「電力P2P交易平台」的基石。
- TRENDE公司未來將提供的服務內容:
「電力P2P交易平台」的電力,無論是住宅型太陽光電或用儲能產生的電力,都能夠透過這個平台,允許用戶直接購買和直接銷售。
但是,TRENDE公司不考慮用戶自己進行這種買賣的機制。當用戶使用「電力P2P交易平台」,最佳的買入和賣出都是自動完成的,實現讓用戶體驗到最佳的消費者體驗。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必要將「電力P2P交易平台」自然地融入用戶的生活中。如何融入呢? 目前認為關鍵的渠道是各式代理商,如智慧型手機、智慧型音箱、機器人、電動車(EV)的代理商等。
舉例而言,例如,SONY的家庭式機器人「aibo」,亞馬遜(Amazon)和蘋果(Apple)公司的智慧音箱,這些都是「控制型的消費類電子產品」,能夠掌握家庭用電量。TRENDE公司的想法是,當用戶購入這類產品時,其實附加著「電力P2P交易平台」的服務,最終可以得到的願景是,家庭的電費更加便宜,也能收到賣電的收入。
- TRENDE公司的「電力P2P交易平台」遇到的法律和規制的障礙:
法律制度的改革也將是必要的。第一個遇到的問題是「零售電業」的定義問題,如果用戶個人開始賣電,個人是否應該要符合一個零售電商的標準。第二個遇到的問題,則是現況的「電力代輸費用」的機制,如果電力傳到很遠和傳到隔壁鄰居的「電力代輸費用」是一樣的,這樣是很不合理的。這也就是當前電力P2P交易困難的地方
- TRENDE公司未來的競爭對手:
未來,隨著「電力P2P交易平台」的普及,以及隨著客戶方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公司的利潤將減少。CEO妹尾賢俊認為隨著再生能源等分散式電源變得越來越普及,屆時發電的邊際成本將接近於零。因此,商業模式是「透過賣電賺錢」的模式將不再成立,進一步而言,認為「賣電」這件事,將成為「接觸點」(觸及顧客的渠道點),作為提供某種服務和其他附加值的觸發器。
那麼,收益主要來源是什麼呢? CEO妹尾賢俊認為這是「數據」。電力使用狀態等資訊反映了生活信息,是非常有價值的數據。從生活和消費行為的角度來看,它比亞馬遜等收集的購買歷史等資訊更準確。
因此,在未來,CEO妹尾賢俊相信「賣電」的業務將轉向,通過收集、分析和處理所獲得的電力數據,來創造新業務的模型。如同金融業提供「結算服務」一樣,TRENDE公司的利潤將主要來自最終數據業務。
- 「電力会社の競合はAmazonやAppleになる」、異色の東電ベンチャーが描く電力ビジネスの未来,スマートジャパン,2018/08/01。http://www.itmedia.co.jp/smartjapan/articles/1808/01/news033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