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環境省向聯合國提交國家自主貢獻,強化氣候變遷因應措施,以邁向2050年去碳化社會
重點摘述
(一) 日本基於巴黎協定之基礎,透過擬定長期策略,利用人工光合作用(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之新技術,與氫能社會等方式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2050年去碳化社會的目標。
(二) 日本提交的內容與框架,乃參考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的決議、各國的行動,以及國內能源政策與其配比目標(再生能源約22%至24%、核能約20%至22%、燃煤約26%、LNG約27%,與石油約3%),如表1所示。
表1、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之能源組合[2]
FY2030 | |
最終能源消耗量 | 326百萬kl |
(節能措施) | 50百萬kl |
總發電量 | 約10650億kWh |
再生能源 | 約22%~24% |
核能 | 約22%~20% |
煤炭 | 約26% |
天然氣 | 約27% |
石油 | 約3% |
(再生能源項目) | |
太陽能 | 約7.0% |
風力 | 約1.7% |
地熱 | 約1.0%~1.1% |
水力 | 約8.8%~9.2% |
生質能 | 約3.7%~4.6% |
(三) 日本預計2030年碳排放量將較2013年減少26% (與2005年相比減少25.4%),且持續尋求減少排放量之方法,而非保持在此基準及等待巴黎協定每五年檢討之期程。能源部門約占溫室氣體排放的90%,2013年度能源部門的碳排放為1,235百萬噸CO2,較2005年度減少24%,相較於2030年度的碳排估計量(927百萬噸CO2)則約減少25%,如表2所示。
表2、各部門二氧化碳排放量[2]
rY2030各部門排放量目標 | FY2013(FY2005) | |
能源碳排放來源 | 927 | 1,235(1,219) |
工業部門 | 401 | 429(457) |
商業與其他部門 | 168 | 279(239) |
住宅部門 | 122 | 201(180) |
運輸部門 | 163 | 225(240) |
能源轉換部門 | 73 | 101(104) |
單位:百萬t-CO2
(四) 日本國家自主貢獻草案的實施期間為2021年4月1日起至2031年3月31日止。涵蓋部門與類別有:能源類(燃料燃燒)、工業製程與產品使用、農業、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與森林(Land Use, Land-Use Change and Forestry, LULUCF)和廢棄物等;管制氣體有CO2、CH4、N2O、HFCs、PFCs、SF6和NF3;規範的部門與氣體之涵蓋率為100%。
(五) 除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外,亦增加其吸收來源,包含:推動森林和林業之法規、促進土壤管理(增加農地碳儲存量)、都市綠化推動等,共可增加溫室氣體吸收源約3,700百萬噸CO2 (相當於減少2013年度總排放的2.6%、2005年度的2.6%),如表3所示。
表3、溫室氣體吸收來源與目標吸收量[2]
rY2030吸收量目標 | FY2013(FY2005) | |
土地用途變更與林業部門 | 37.0 | - (-) |
森林吸收對策 | 27.8 | - (-) |
農地土壤碳吸收對 | 7.9 | - (-) |
都市絲化推動 | 1.2 | - (-) |
單位:百萬t-CO2
(六) 日本也藉由聯合抵換額度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 JCM),將低碳產品、系統、服務或基礎設施等技術,提供給開發中國家使用。透過該機制,預期到2030年度可換取約50至100百萬噸CO2的國際碳排量,進而達成日本減量的目標。
評析
(一) 日本經歷東日本大地震和福島核災後,便全面審視與建構其新能源戰略,並考量能源結構、技術限制和成本等問題,以達成2030年度減排與吸收之目標。
(二) 為實現並增加溫室氣體減排之貢獻,日本建立聯合抵換額度機制,除了能額外取得碳排放額度,亦可在國際間促進低碳技術開發、推廣,以及人才培育等交流。[2]
(三) 為落實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最終目標,日本從三面向制定減排目標:(1)溫室氣體排放量(主要及非主要排放部門、CH4、N2O、氟化氣體)、(2)溫室氣體吸收源,與(3)聯合抵換額度機制等,以展現其積極決心。我國雖受地理與國際政治因素的限制,並無參與聯合抵換額度機制,但可借鏡日本,在減量技術及人才培育方面進行國際交流,除提升本身的競爭力外,亦可盡一份國際減量的責任。
參考資料
[1] 「日本のNDC(国が決定する貢献)」の地球温暖化対策推進本部決定について,日本環境省,2020/3/30。
[2] 日本のNDC(国が決定する貢献),地球温暖化対策推進本部決定,2020/3/30。
[3] 日本のNDC(国が決定する貢献)(英訳版),地球温暖化対策推進本部決定,20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