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時間:2013/5/29
                
                提供者 : 吳易樺  
                
                世界銀行下修未來8年碳權額度之預測
重點摘述
- 世界銀行下修未來8年碳權發放額度(credit)之預測。預計到2020年,碳權額度將下修30%。目前碳價格的低迷,抑制節能計畫的投資。因此無法達到減碳的功效。
- 聯合國所發行的排放減量權證(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 CERs)以及排放減量信用(Emission Reduction Credits, ERCs),在今年將達到19億公噸的發放量。然而現在全球約只有16億公噸的排碳額度需求。因此有3億公噸的超額供給。
- 排放減量權證(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 CERs)主要由附件一(先進)國家透過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模式,取得非附件一(落後)國家排放減量權證。
- CERs的期貨價格從2008年7月的高點,一路下滑至2013年4月每噸0.26美元的低點。因此歐盟一直嘗試改革碳市場的權證發放數。目前CERs的價格低於各計畫所執行的成本。因此產業寧可購買成本較低的碳權,而不進行改善能源效率與減低排放的投資。
- 2013年2月向聯合國申請的減碳計畫只有17件。但2012年同期有256個申請案。2013年3月向聯合國申請的計畫只有18件,但2012年同期卻有278件。
評析
- 碳價格過低,可能會抑制節能減碳計畫
聯合國設計CERs的用意在於,先進國家透過投資到落後國家,以取得碳權。落後國家因此可得到先進的減碳技術與增加能源使用效率,進而減少排碳。然而近期碳價格過低,造成廠商直接購買碳權所花費的成本低於投資於落後國家的成本。因此造成向聯合國申請的計畫案數驟減。
- 全球景氣低迷,也可能造成計畫申請案驟減
除了第一點的管道外,目前全球景氣仍處低迷狀態,廠商獲利不佳,不易大幅投資節能減碳計畫。因此也有可能大幅減少先進國家投資至落後國家的計畫。
3. 景氣差時碳價格低,對產業來說或許是助力
碳交易的基本精神為依照市場的供需,來決定當下的碳交易合理價格。在此定義下任何市場的價格都為合理價格,因為都是買賣雙方願意且足以支付該價格所成立的交易。景氣差時,產業負擔的成本相對低。因此可減緩廠商的負擔。當景氣反轉時,廠商的資金足夠,則更有意願也有能力進行節能減碳的投資計畫。照理廠商不宜在景氣差時增加成本負擔,因此宜思考是否在景氣低迷時仍須減少碳權發放以提振碳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