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總署(IEA)針對2050淨零轉型至關重要的55項技術/策略發展進程提出追蹤報告(Tracking Clean Energy Progress),僅電動車與照明2項發展進程完全符合淨零路徑規劃
摘述:
1.IEA今(2022)年潔淨能源發展進程追蹤報告(TCEP)針對能源系統中55項對潔淨能源轉型至關重要之策略與技術進行國際發展進程評估,分析各技術是否符合IEA 2030-2050 淨零路徑規劃的軌跡,並就如何“走上正軌”提供建議。
2.TCEP評估內容包括部門與次部門、技術、基礎設施、跨領域策略等,並依據淨零路徑發展軌跡給予評等,分為符合進程(綠燈)、需更多努力(黃燈)、不符進程(紅燈)。由今年追蹤結果顯示,電力部門與跨技術領域2大項為需更多努力,其餘4大部門皆未符合進程。另,向下細分的49項關鍵技術中,僅有2項被認為符合進程、29項需更多努力、18項不符進程:
(1)能源系統:實現2050 年淨零排放,全球能源系統去碳的主要關鍵策略包括能源效率、行為改變、電氣化、再生能源、生質能、氫能與氫合成燃料、以及碳捕存與再利用(CCUS)。此外,去碳的關鍵戰略尚包括創新,國際合作與數位化發展。這些策略均涉及跨部門,需整合性的推動,以目前發展進程評估,能源效率、行為改變及碳捕存再利用不符合進程,其餘則需更多的努力。建議針對能源效率加速汰舊換新、提高能效法規產品覆蓋率與能效標準等;行為改變建議政府透過價格引導消費者習慣,或制定獎勵、強制規範等;針對CCUS則建議各國政府規劃相關補助政策刺激CCUS投資、鼓勵發展碳輸儲基礎設施等,並將 CCUS 納入國家能源戰略。
(2)跨領域技術與基礎設施(黃燈):CCUS價值鏈(包括二氧化碳輸送與儲存、捕獲與再利用、生質能與碳捕存、直接空氣捕捉)、氫電解槽、區域供暖,以及數位轉型所需的數據中心與數據傳輸網絡7項技術是許多部門實現淨零的關鍵技術與基礎設下,其中CO2輸儲與區域供暖不符合進程,其餘則需更多的努力。針對CO2輸儲,建議政府建立碳儲存資源評估與管理系統、擴大對 CCUS 金融支持、釐清需要增修的法律與監管體系等;在區域供暖則建議政府建立國家與地方的供暖/熱策略與目標(如區域供熱滲透、再生能源整合、廢熱回收計劃)、建立高效的供暖/熱網絡等。
(3)電力部門(黃燈):電氣化趨勢下,2050年電力將占最終能源消費50%以上,零碳電力成為淨零能源系統的重要基礎。TCEP評估的項目包括再生能源、燃煤發電、燃氣發電、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需量反應、電網儲能、智慧電網。各項除燃煤發電不符合進程,其餘為需更加努力。雖各國都有呼籲減煤,但全球燃煤發電量在 2021 年仍創下歷史新高,因此不符合進程,建議政府針對電廠加裝CCS提出特定的政策(如碳價格、CCUS財政支援)、加強燃煤電廠改造或淘汰燃煤電廠。
(4)石油與天然氣供應(紅燈):石油與天然氣開採、加工、運輸排放占全球能源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15% ,其中過半數來自營運過程中的伴生氣體的燃燒與甲烷洩漏。而在減少甲烷洩漏與燃燒造成的排放2項,TCEP評估都不符合進程。除了鼓勵對既有設施進行更好的管理外,建議政府採取政策法規,減少石油與天然氣供應的排放,如禁止非緊急燃燒、要求進行洩漏檢測與維修計劃、安裝排放控制裝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燃料燃燒排放統計透明度、開發新技術以減少燃料燃燒排放等。
(5)低排放燃料供應(紅燈):低排放燃料包括液態與氣態生質燃料、氫與氫合成燃料,其對電氣化困難或需更昂貴的能源系統達成減碳的部門具關鍵作用,例如在重工業與長途運輸。至 2021 年,低排放燃料約僅占全球最終能源消費 1%,主要來自液體生質燃料,然在 2050 年淨零排放路徑規劃,低排放燃料在 2030 年比例應達 7%左右。依TCEP評估,氫能供應需更加努力才能符合進程,而生質燃料則不符合進程,建議發展認證與標準制度以確保低排放燃料的永續性,並建立使用低排放燃料的配套政策, 如對使用未減排化石燃料課徵碳價、制定不同部門使用低排放燃料的配額與標準等。
(6)運輸部門(紅燈):1990至2021年,運輸排放年均增加率接近 1.7%,高於任何其他最終使用部門。但為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預估至2030年,運輸部門CO2排放量必須每年下降約3%。依TCEP評估,運輸部門僅電動車符合進程,汽車與廂型車、鐵路/軌道運輸需更加努力,其餘貨車與公車、航空及航運為不符合進程。因此,需更強化的管制規範與財政獎勵誘因,以及大規模量投資實現零排放與低排放所需的的基礎設施,方能符合淨零發展進程。主要的關鍵措施包括為所有運輸技術建立明確的研發重點、提高所有運輸模式的效率、促進零排放汽車使用、增加整個行業可持續低碳燃料的供應與使用、使用財政工具遏制運輸排放並鼓勵模式轉變等。
(7)工業部門(紅燈):2021 年工業直接排放約9.4 Gt CO2,占全球排放量約四分之一。但依2050淨零排放情境規劃,至2030年工業直接排放量須降至約7 Gt CO2。依TCEP評估,僅輕工業需更加努力,其餘如鋼鐵、水泥、化材、造紙、鋁業均不符合進程。因此,需取得更佳的材料與能源效率、更快速地使用再生能源燃料,以及更快地發展與部署低碳生產製程(包括碳捕存、氫氣)。建議政府採取強制性的碳排放與能源效率政策、降低與開發新技術相關的風險、為零排放產品創造市場、大幅增加近零排放工業技術的研發投資與示範、加速能源效率、材料效率與再回收利用的進展等。
(8)建築部門(紅燈):2021 年建築部門占全球最終能源消費約30%,占能源部門總排放量27% (其中8%為直接排放,19%為使用電力與熱能產生的間接排放)。依淨零路徑規劃,未來十年是建築部門達成淨零的關鍵,特別是所有新建物、20%的既有建物應達到淨零準備(zero-carbon-ready)。依TCEP評估,除照明是符合進程外,其餘如供熱、空調供冷、家電與設備、熱泵則需更加努力,而建築外殼則不符合進程。建議加快潔淨能源轉型所需要的融資與市場機制,以提高最佳化產品的可負擔性,並針對建築外殼應逐步提高建築能效基準,進而強制訂定零碳建築規範,並綜合考量建築運營期間的電動車充電、需求管理等電力系統整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