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能協會發布《2024世界核電廠運行實績報告》
摘述:
1.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下稱WNA)每年固定7~8月發布年度《世界核電廠運行實績報告》,總結前一年度全球核電發展概況、整理各國核電運轉情形與亮點,以及年度核電個案分析。2024年度最新報告已於8/20發布,總結2023年最新進展觀察成果,報告重點整理如下:
(1)2023年全球核能發電量
A.2023年全球核能發電量為2,602十億度(TWh),較2022年(2,544 TWh)增加58 TWh,原因主要來自法國恢復供電的42 TWh。
B.但2023年仍低於2021年(全球核能發電量的歷史第3高紀錄:2,653 TWh),全球核能發電量最高紀錄發生在2006年(2,660 TWh),其次是2019年的2,657 TWh。
(2)2023年全球可運轉(operable)核電裝置容量為392 GW,較2022年(394 GW)減少1 GW,原因主要來自日本近20 GW,與印度近1 GW的核電裝置容量被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歸類在「暫停運轉」(Suspended Operation)狀態。
(3)2023年全球有發電實績的核電裝置容量為368 GW,較2022年(363 GW)增加3 GW,但仍略低於2021年的歷史最高紀錄(370 GW)。增幅主要解釋原因是法國恢復供電的核電量,大於日本、印度等因停機而減少的核電裝置容量。
(4)全球可運轉核電機組數為437座,與2022年機組數相同。由於2023年新併網與停機組數同為5座,因此可運轉核電機組數維持不變
(5)運轉績效(Operational performance):
A.2023年全球核電平均容量因數(capacity factor)為81.5%,高於2022年(80.4%)。
B.全球運轉壽命介於25~35年的核電機組的平均容量因數,低於運轉壽命超過45年機組,這是WNA報告常年觀察到一個現象。解釋原因可能源自後者普遍經過設備升級的投資翻新過程,因此效率較高。美國能源資訊署(U.S. EIA)去(2023)年發布的新聞稿曾指出,雖然自2012年美國可運轉核電機組數已逐步減少,但透過設備升級,仍可維持高容量因數。
(6)2023年新增與停機核電
A.開始動工興建機組數:6座(中國大陸5座、埃及1座)。
B.新併網發電機組數:5座(美國、南韓、中國大陸、白俄羅斯、斯洛伐克各1座)。
C.興建中機組數:61座。
D.平均興建工期:121個月,遠高於前兩年(2022年:89個月、2021年:88個月)紀錄。
E.停機機組數:5座(德國3座、比利時與我國各1座)。
2.今年度的3個核電個案分析分別介紹美國計劃重啟的Palisades核電廠、南韓的核電長期運轉(long-term operation)規劃,以及捷克Dukovany核電廠的第2階段投資升級計畫,顯示過去1年WNA關注的全球核電亮點在於既有大型核電的重啟與延役計畫。
參考資料:
WNA官網(2024/8/20)|https://reurl.cc/93pm5n
《世界核能新聞網》(WNN)報導|https://reurl.cc/jyGK1D
美國能源資訊署(2023/8/24)|https://reurl.cc/0dXN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