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2411) 回覆 (0) 推薦(2)

德國未來聯合政府提出首批氣候與能源政策,聚焦基礎建設投資、擴大建設天然氣發電廠與降低電價

摘述:

1.由於自民黨(FDP)與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Sahra Wagenknecht AllianceBSW),在20252月大選中皆未突破進入國會的5%門檻,意味著基民盟/基社盟(CDU/CSU)與社民黨(SPD)能無須依賴其他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取得多數執政。

2.德國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針對組成未來聯合政府進行首次探索性談判,談判結果雙方針對一份達11頁的文件形成共識,將作為後續正式談判的基礎。該文件中氣候與能源相關提案包括降低電價、加速能源轉型及擴大燃氣發電基礎設施的投資等,重點措施如下:

(1)財務改革:推動設立總額5,000億歐元的基礎建設基金,旨在放寬過去「債務煞車」制度對預算的限制,該基金將優先用於運輸、能源、數位化等領域的基礎設施投資,然而該基金仍需議會三分之二多數票的支持。

(2)能源政策:作為將修訂的「發電廠戰略」(Kraftwerksstrategie)中的一部分,未來聯合政府計畫採取激勵措施,至2030年建置裝置容量20GW的天然氣發電廠,相較即將離任政府的目標提高7.5GW,並加速風能、太陽能、生質能、水力、地熱能及儲能技術的發展。

(3)降低電價:計畫削減電力稅至歐盟最低標準,並降低家庭和企業電價費用至少每千瓦小時五歐分,最終目標是永久限制電網費用。

(4)核融合研究:文件中並未提及重啟已退役的核電廠,但表明將加強推動核融合研究,目標是在德國建造第一座核融合反應爐,併導入人工智慧和數位化發展。

(5)碳捕捉與封存(CCS):推動碳捕捉與儲存技術立法,特別針對難以避免的工業排放,並為氣候中和產品創建市場機制,如透過綠色鋼鐵、綠色氣體配額促進德國工業的綠色轉型。

(6)低碳運輸轉型:以維持德國作為全球汽車產業中心的地位為主要目標,並保證相關相關產業之就業、引入新的電動車購買補助,以及避免超出歐盟汽車碳排限制。

2.部分專家與環保人士認為目前提案對氣候行動的關注不足,指出文件中並未提及如淘汰化石燃料供熱、新建天然氣發電廠未來過渡為氫能,以及2035年歐盟燃油車禁令等關鍵議題的明確立場和措施。

3.能源產業協會(BDEW)與地方公用事業協會(VKU)等工商業界利害關係人則對政策方向表示支持,特別肯定降低電價、減少電網費用,以及基礎設施基金對推動再生能源的作用,但也呼籲制定更明確的氣候目標達成路線。

4.後續發展:基民盟/基社盟與社民黨同意最早於2025313日開始正式聯盟談判,有望出任下一任總理的梅爾茨表示,其目標是在420日之前達成協議。另需要修改憲法以通過5,000億歐元的基礎建設基金,若要在即將離任的議會中獲得三分之二的多數票則需綠黨議員的支持。而新議會將於2025325日首次召開會議,屆時議會組成將發生變化,達成協議將變得更加困難。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eG0lDQ

https://reurl.cc/96dN4Y

https://reurl.cc/r3zG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