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政府2025/8/13召開「國民報告大會」,公布《國政運營五年計畫(草案)》,能源高速公路與再生能源轉型為能源政策執行重點,先前提出「氣候能源部改組」則暫緩推動。
摘述:
1.韓國總統直屬國政企劃委員會於2025/8/13舉行「國民報告大會」,公布未來五年施政規劃。政府將在政治、經濟、區域共榮、社會及外交等領域設定施政目標,並提出配套的財政支持與立法推動計畫。
2.在123項施政課題中,與氣候能源相關的重點任務包括:
(1) 能源高速公路建設:規劃於中長期完成由西海岸貫通全國的能源高速公路,推動能源系統智慧化與AI化,並培育氣候與能源相關產業作為新成長動力。
(2) 以再生能源為核心的能源轉型:擴大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推動再生能源收益共享模式以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並推廣零能耗建築。
(3) 碳中和經濟結構改革:承諾達成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積極應對包括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在內的國際碳規制,並加強企業在減碳與能源效率方面的因應量能。
3.原競選承諾中的氣候能源部成立方案並未納入本次報告,原因是部會間、國會及產業界對職能調整仍有分歧,且涉及產業結構、政策協同及國際競爭力等影響,需審慎評估。
4.國會立法調查處針對現行氣候與能源政策職能分散、部會間協調不足的問題,提出三種政府組織重組方案:
(1) 新設「氣候能源部」:整合環境部氣候與碳政策室及產業通商資源部能源政策室。
(2) 擴編為「氣候環境能源部」:由環境部吸收產業通商資源部能源職能。
(3) 新設「氣候能源產業通商部」:由產業通商資源部吸收環境部氣候政策職能。
5.李在明表示,將持續蒐集專家、國會及產業界意見,評估不同重組方案的可行性與啟動時機,未來不排除於任期內推動相關改革。
6.民間氣候環境團體批評,李在明政府五年國政計畫刪除原承諾之新設「氣候能源部」,且氣候與能源政策多被歸入經濟產業領域,缺乏具體執行路徑:
(1) 綠色聯盟(녹색연합)憂心政策將再生能源轉型淪為產業發展手段而忽視生態承載力;
(2) 環境運動聯合(환경운동연합)批評國政主軸仍偏重經濟產業成長;
(3) Plan 1.5°(플랜 1.5도)則指內容空洞、缺乏具體減量數據與時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