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155) 回覆 (0) 推薦(0)

德國聯邦網路局發布《2035電力供應安全監測報告》,強調新增裝置容量、發掘新型態用電者的調度潛力與儲能的重要性

摘述:

德國聯邦網路管理局(Bundesnetzagentur,縮寫BnetzA)指,聯邦政府已正式採納由其提出的《電力供應安全現況與發展報告》,該報告分析德國至2035年電力系統發展趨勢,報告重點如下:

1.報告分析2種情境:「如期達成法定與政策目標情境」與「能源轉型延後情境」(例:再生能源推動進度放緩、需求面電價彈性不足)

(1)在「如期達成法定與政策目標情境」,2035年前需新增22.4 GW可調度裝置容量;在「能源轉型延後情境」,則需新增達35.5 GW裝置容量(上述估值尚未扣除舊機組除役的裝置容量減項)

(2)若用電彈性不足或再生能源擴建延遲,將導致市場無法完全滿足電力需求,而需動用電力市場外備用容量。

(3)本次報告呼籲政府新增發電裝置容量的建議方向與2022年供應安全監測結果一致,當時預估至2030年需新增17~21 GWBnetzA支持政府推動至2030年新增發電機組的法律架構,並強調目前對可調度裝置容量的投資不足,亟需擴建。

3.啟動新型態用電者的調度潛力至關重要

(1)所謂新型態用電者包括熱泵、儲能設施、電動車、電解器/電轉氣設備,以及工業負載彈性。

(2)需建置相應基礎設施與市場機制,並安裝適用的測量系統(metering systems)以發揮家戶熱泵與電動車的調度彈性。

4.儲能角色日益重要

(1)風光的加速擴建不僅關乎氣候目標,也直接影響能源供應安全。再生能源占比越高,儲能與需求彈性越具價值與經濟性,但同時也放大輸電網瓶頸與再調度(redispatch)成本。

(2)目前電池儲能已可在電力市場獲利,顯示擴建動能強勁。在特定情境下,儲能可減少對新增電廠容量的依賴。

(3)報告確認未來輸配電容量需求將持續增加,需加速電網擴建,且未來仍需進行再調度(redispatch)措施以維持系統穩定。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RkDq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