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時間:2025/9/9
提供者 : 高于涵、張景淳
韓國政府推動組織重組,能源政策移交環境部並擴編為「氣候能源環境部」,輿論顯示恐引發能源安全與治理效率疑慮
摘述:
1.重組方向:韓國9月7日拍板政府組織調整,將能源政策自產業通商資源部移交至擴編後的環境部,並更名為「氣候能源環境部」;產業通商資源部則縮編為「產業通商部」。
2.背景意涵:
(1)現任總統李在明在競選期間曾提出設立「氣候能源部」,此次改組則改以擴編環境部。
(2)此為自1993年能源與產業部門合併以來首次重大調整,目標在於集中決策、打破部會壁壘,強化氣候危機應對與碳中和推動,並呼應李在明總統「再生能源轉型」政見。
3.職能調整:
(1)氣候能源環境部:承接能源政策室多數業務,涵蓋電力、再生能源、核能、氫能政策,並管轄韓國電力公司(KEPCO)、水電核電公司(KHNP)及各發電公營事業。
(2)產業通商部:保留資源產業政策局,負責石油、天然氣、燃煤與礦物等資源開發,以及核電出口;韓國石油公司與韓國天然氣公司仍隸屬其管轄。
4.爭議焦點:
(1)能源安全與貿易應對:能源與產業分離,恐削弱國際談判靈活性;高度仰賴進口的韓國,若過度偏重再生能源,恐忽視傳統能源穩定供應。
(2)政策定位衝突:環境部原以管制為主,若同時承擔能源產業發展,可能加重企業負擔與推升電價。
(3)治理風險:部分能源業務留在產業通商部,恐致能源治理雙軌;且環境部既推動能源開發,又審查環評,專業與客觀性恐受質疑。
(4)核電前景:核電移交環境部後,新核電廠規劃可能受限,影響核能發展。
5.後續進度:執政黨將盡速完成《政府組織法》修正案並提交至國會,力拼於中秋前完成立法,以正式啟動改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