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時間:2025/9/11
提供者 : 高于涵、張景淳
韓國將於10月1日成立「氣候能源環境部」,首任部長金星煥倡議重審核電計畫、加速再生能源與燃煤淘汰,引發產業與供電穩定憂慮。
摘述:
1.核電政策:候任部長金星煥於9月9日公開表示,新核電廠建設應展開公眾討論並重新評估;雖支持既有核電延役,但主張第11次電力計畫中規劃的新建2座核電廠及1座SMR應重新檢視。外界憂慮此立場接近「第二次廢核政策」,可能衝擊核電產業與長期供電安全。
2.能源結構調整:承諾提升再生能源占比並加速燃煤退場,後續相關政策將反映於「2035年NDC目標」及第12次電力計畫中。規劃2040年前關閉40座老舊燃煤機組,並推動韓國電力公社五大子公司(南部、中部、東西、西部、東南)整併,轉型聚焦再生能源投資,並納入「公正轉型」路線圖。
3.2035年NDC目標:提出四項減量方案(相較2018年分別減少40%、53%、61%、67%),並將公開不同方案對產業轉型與財政負擔的差異,同時透過社會協商凝聚共識。
4.第12次電力計畫:將由氣候能源環境部主導,預計2025年下半年啟動討論,2026年下半年定稿,屆時新核電計畫將重新評估。
5.部會重組:環境部升格為「氣候能源環境部」,接管大部分能源政策及國內核電建設與營運,惟核電出口仍由產業通商部負責。若《政府組織法》修正案於9月25日過關,將於10月1日正式改組,由金星煥出任首任部長。
6.外界憂慮:
(1)核能學會:韓國核能學會警告,若由以管制為主的部門主導核電,恐導致產業萎縮。
(2)產業團體:水電核電聯盟憂心,若過度依賴再生能源,將衝擊核電就業與核能生態。
(3)專家觀點:若SMR選址延宕,將削弱出口導向的SMR產業鏈,影響新政府的「經濟成長戰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