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488) 回覆 (0) 推薦(0)

中國大陸與南非的石油協議

重點摘述

  • 3/26南非總統Jacob Zuma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市值百億美元之多項雙邊協定,該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後立即生效﹐效期2年。目前雙方對於進展均表滿意,並拓展及尋求在更多領域合作,內容包含建設世界級煉油廠和南非鐵路和港口網路升級:
    1. 2012年5月中石化與南非國家石油公司簽署聯合研究協議,雙方同意共同開展就穆托姆博煉油專案商業模式的研究。根據石油協定,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南非國營石油公司PetroSA將在伊麗沙伯港(Port Elizabeth)附近的濱海工業區打造世界級規模的先進煉油廠,100億美元Mthombo煉油廠落成後,將成為南非最大的煉油廠。
    2. 協議明確雙方共同在南非及其周邊國家開展油氣勘探和開發專案的合作範圍。
    3. 就其他合作領域包括在非洲南部地區探討下游投資機會,並垂直整合石油生產鏈,如建設或收購儲油倉儲和物流運輸之基礎設施達成共識。其中大陸國家開發銀行將投資324億美元給南非鐵路貨運公司Transnet進行更新。
    4. 南非東部鄰國莫三比克發現蘊藏量豐富的天然氣和煤礦,成為最新的投資標的,而非洲第2大石油生產國安哥拉也鄰近南非。
    5. 中國人民銀行與南非儲備銀行(South African Reserve Bank)簽署「中國人民銀行代理南非儲備銀行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代理投資協定」,將更穩固兩國之金融合作關係。
    6. 兩國進行「南海及其周邊海洋國際合作框架計畫2011-2015」,中國大陸提供雙方合作之資金和技術支援,以及加強雙方在南海及其相連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國際海底事務、深海資源勘探與開發、深海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

 

評析

  • 南非對於其國內之能源需求極大,因此致力於原油煉製的基礎建設,以滿足其日益增加的需求,故對於中國大陸提出資金與技術的需求,而中國大陸在積極推動「走出去」政策下,對於政治穩定、經濟發達的南非有著積極作為,因此雙方同意中國石化拓展與南非國家石油公司一起推動該煉油計畫,以減緩雙方的能源需求壓力。
  • 中國大陸建設南非的煉油廠區後,除可大幅度提高在非洲南部區域的石油天然氣主導權外,以南非為據點,向週邊國家拓展石油與天然氣的開發與採購,形成穩定的能源採購網路。
  • 中國大陸亦積極拓展非洲之交通運輸網路,並以南非鐵路貨運公司為管道,佈設油氣輸運的路線,屆時可由南非連結至西非,將安哥拉、莫三比克等產油國連成一線,並由巴基斯坦瓜爾達港直接將油氣輸運至中國大陸境內,完成完整綿密的產輸管道,穩定其油氣來源。
  • 中國大陸除看重南非的海洋資源,亦極重視南非的地理位置及其戰略地位,在雙方分別以外交、能源與金融面向建立穩固邦誼,以確定中國大陸在印度洋西岸的控制及能源掌握,並減低中國大陸在中東的石油需求比例。
  • 臺灣地狹人稠,既無中國大陸雄厚財力經營能源市場(如南非、安哥拉等)也無富饒煤礦,但中國大陸就原油方面積極拓展能源進口源或是參與國際能源探勘事務的努力,確值臺灣借鏡,儘管臺灣中油公司業已與查德、澳洲等國的進行共同開發與技術合作,分別探查境外與臺灣海域的油氣構造及儲量,但仍不夠積極,政府應考量放寬對於臺灣企業對境外石油投資的限制並積極以外交途徑協助。
  • 此次中國大陸以中石化切入南非煉油事業值得參考,不必遠途將原油運抵境內直接於原油產地進行煉化並逕行運銷,節省成本降低風險,反觀臺灣諸多石化煉製場區因環境因素停止開發,延宕臺灣石油煉製的進程,政府可考慮以此模式鼓勵臺灣企業(如臺灣中油或台塑石化)將觸角伸及境外的石油煉製,以保障臺灣的能源多元來源以減輕能源壓力。

 

關鍵字標籤
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