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閱 (2074)
推薦(0)
| 計畫名稱 | 熱能加值應用關鍵技術開發 |
|---|---|
| 主題名稱 | 「Solar updraft tower power plant」國內應用可行性 |
| 資料時間 | 2011/11/05 |
| 上傳時間 | 2011/11/28 |
| 國別 | 國內 |
| 能源領域 | 科技 |
| 能源業務 | 新及再生能源 |
| 決策知識類別 | 評析 |
| 關鍵字 | 太陽能 |
重點摘述
- 「Solar updraft tower power plant」國內應用可行性.
-
小結:
- 建廠成本($/KW):目前各類電廠的單位建廠成本約為:火力發電NT.18,168~51,696/KW之間,水力發電NT.54,000/KW,核電NT.112,584/KW,太陽光電(PV)NT.289,800/KW,風力發電NT.32,400~70,728/KW,生質能NT.75,600/KW,海洋能NT.133,392/KW。以前述中國大陸發電量27.5 MW的電廠計畫為例,預計耗資2.08億美元,相當於單位建廠成本為NT.230,690/KW,與現有太陽光電(PV)的建廠成本較為接近
- 發電成本($/度):以2008年台電公司的計算,低碳能源每度電的成本:水力—1.34元/度,天然氣—3.54元,陸上風力—3.22元,太陽能—13.95元,核能—0.62元。本技術目前仍缺乏足夠的實際案例及數據,但依據國外的估算,其發電成本與現有太陽光電的發電成本較為接近。
- 土地需求(m2/KW):燃煤電廠所需土地面積約0.1~0.26 m2/KW,陸上風力發電為75 m2/KW(含周邊影響),太陽光電(PV)為30 m2/KW,太陽集熱發電(CSP)為12~65m2/KW。以前述中國大陸發電量27.5 MW的電廠計畫為例,建廠所需土地面積約100 m2/KW,甚至比太陽光電(PV)及太陽集熱發電(CSP)高出許多。
綜上所述,本技術「Solar updraft tower power plant」之概念雖然起源甚早,但仍屬於發展中的技術,缺乏大型電廠(百MW級)之建廠及運轉實例。惟參考國外先前對此技術之評估,並就建廠成本($/KW)、發電成本($/度)、土地需求(m2/KW)三方面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本技術在成本部份與現有太陽光電較為接近,土地需求則遠大於現有各類電廠;由於我國土地資源有限,預期此項因素將成為本技術在國內推廣應用上的最大障礙。
| 資料提供者/機構 | 鄭景亮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環所 |
|---|---|
| 最後修改者 | 鄭景亮 |
| 聯絡電話 | 0933150471 |
| 聯絡 Email | JLJeng@itri.org.tw |
- 熱門點閱
- 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輔助服務簡介(49370)
- 各式太陽能電池的優缺點評析(30007)
- 再生能源併網對配電系統不平衡之衝擊與改善方法(1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