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閱 (2429)
推薦(0)
| 計畫名稱 | 澎湖智慧電網示範系統建置 |
|---|---|
| 主題名稱 | 美國新墨西哥州智慧電網示範計畫之住宅需量反應試驗 |
| 資料時間 | 104年4月1日 |
| 上傳時間 | 2015/4/10 |
| 國別 | 美國 |
| 能源領域 | 政策與法規 |
| 能源業務 | 總體能源 |
| 決策知識類別 | 評析 |
| 關鍵字 | 住宅需量反應試驗 |
重點摘述
日本NEDO發布與美國合作進行智慧電網示範計畫之成果說明,其中針對住宅進行夜間需量反應試驗,住戶透過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進行節電措施,大致可將低夜間尖峰10%,此可能有助於太陽光電高佔比時產生的鴨子曲線效應。鴨子曲線產生原因是太陽能會抵消負載用電量,因此負載曲線變成有三段劇烈起伏,分別是早上負載上升、太陽能發電上升以及傍晚太陽光電下降。其中又以傍晚時太陽光電急速下降造成的危害較大,使得負載在下午3點開始急速增加至傍晚6點到達夜間尖峰。
由於夜間主要電力需求是住宅和商業,因此該計畫在2013至2014年的夏季與冬季進行住宅需量反應(DR)試驗,住戶透過可視覺化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經配合需量反應方案進行用電控制,經統計大約可以減少夜間尖峰約10%,此代表未來若有鴨子曲線效應(Duck curve)時,透過住宅需量反應可以有效減少備轉機組或儲能系統的容量。
綜上,隨著太陽光電推動加速,未來將遭遇許多電力系統運轉之穩定與安全問題,其中之一可能為鴨子曲線效應(Duck curve)。本文建議可針對相關議題進行研究評估與研訂因應措施。
| 資料提供者/機構 | 黃怡碩/工研院 / |
|---|---|
| 最後修改者 | |
| 聯絡電話 | 03-5912250 |
| 聯絡 Email | YiSHuang@itri.org.tw |
- 熱門點閱
- 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輔助服務簡介(49328)
- 各式太陽能電池的優缺點評析(29983)
- 再生能源併網對配電系統不平衡之衝擊與改善方法(1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