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畫名稱 | 再生能源併網政策研究與技術推動計畫 |
|---|---|
| 主題名稱 | 國際智慧變流器技術規範 |
| 資料時間 | |
| 上傳時間 | 2016/3/31 |
| 國別 | 國內 |
| 能源領域 | 科技 |
| 能源業務 | 新及再生能源 |
| 決策知識類別 | 評析 |
| 關鍵字 | 再生能源;智慧變流器 |
重點摘述
為因應高滲透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出力變動,對系統頻率與饋線電壓的衝擊影響,世界各國電業逐漸重視智慧變流器於電網中的功能與應用。本文蒐集國際相關併網規範,發現VDE-AR-N4105針對德國電網已有明確的智慧變流器相關技術規範與定義。同時,美國加州Rule-21亦於2015年頒布初版智慧變流器技術規範。隨著我國再生能源併入輸/配電網路的占比需求逐年提升,電網相關控制技術與管理機制亦須與時俱進,才得以共同協助達成政府所制定的再生能源目標。有鑑於此,本文摘錄國際智慧變流器相關重點技術規範,提供國內相關單位進行參考,以利推動後續國內智慧變流器之應用發展。
德國智慧變流器相關技術規範:
A. 實功率調控規範
針對發電系統容量大於 100kW 者,應能受電網操作者控制調降實功率輸出,每一功率降低步階以不超過10% 最大實功率PAmax為原則。通常,實功率調降步階為100 % / 60 % / 30 % / 0 % 最大實功率PAmax。(然而,若需求發電功率更低時,可能會直接關閉發電系統)。最大操作時間為五分鐘內完成。若是在五分鐘內無法將發電系統操作在設定點,那麼發電系統應切離電網。另外,當系統頻率介於 50.2 - 51.5 Hz時,發電系統應自行調降輸出功率,調降變化梯度以為每Hz等同40% PAmax進行,詳如圖1所示。
.png)
圖1. 系統過頻的實功率調降曲線
B. 虛功率調控規範
發電系統應有能力在正常穩態運轉情形(Un ± 10%,Un為nominal voltage),且當發電設備輸出實功率在20%額定功率以上時,其功率因數(displacement factor) cos ϕ規範如下:
1. 發電系統ΣSEmax ≤ 3,68 kVA: 功率因數規範在cos ϕ = 0,95欠激磁到0,95過激磁。
2. 發電系統3,68 kVA <ΣSEmax ≤ 13,8 kVA,電網操作者會提供智慧變流器的運轉操作曲線設定,功率因數規範介於cos ϕ = 0,95欠激磁到0,95過激磁,詳如圖2所示。
3. 發電系統ΣSEmax>13,8 kVA,電網操作者會提供智慧變流器的運轉操作曲線設定,功率因數規範介於cos ϕ = 0,9欠激磁到0,9過激磁。

圖2 智慧變流器容量介於3,68 kVA與13,8 kVA間的虛功率操作範圍
美國加州Rule-21技術規範:
A. Ramp Rate調節
為了避免因氣候或其他原因造成系統電壓波動,Rule-21提出智慧變流器必須具有Ramp Rate控制功能,主要規範正常運轉狀態以及發電設備啟動/切離時,其發電設備的Ramp-up rate應由電網管理者與發電設備所有人商議,設定發電設備Ramp Rate的每秒變化率介於1%至100%最大電流輸出範圍。
B. 動態電壓/虛功率調節
智慧變流器應具備動態調整發電設備運轉功因能力,用以協助調節電網系統的饋線電壓。對於發電設備容量高於15kW者,其運轉功因規範介於±0.85;發電設備容量低於15kW者,其運轉功因規範介於±0.9。
C. 異常電壓穿越
為避免輸電系統故障所引起的電壓波動,造成智慧變流器切離。加州電力公司利用系統歷史故障資訊,來模擬分析並制定異常電壓穿越曲線,模擬示意如圖3所示。

圖3 異常電壓穿越功能模擬分析
| 資料提供者/機構 | 謝廷彥 / 工業技術研究院 |
|---|---|
| 最後修改者 | |
| 聯絡電話 | 035917865 |
| 聯絡 Email | T.Y.Hsieh@itri.org.tw |
- 熱門點閱
- 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輔助服務簡介(49370)
- 各式太陽能電池的優缺點評析(30007)
- 再生能源併網對配電系統不平衡之衝擊與改善方法(1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