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析

字級設定:
點閱 (2357) 推薦(0)
計畫名稱

住商節能減碳技術整合與示範應用計畫

主題名稱 導入歐盟建築能源證書可行性分析
資料時間 2012/5/7
上傳時間 2012/6/19
國別 歐盟
能源領域 政策與法規
能源業務 總體能源
決策知識類別 評析
關鍵字 歐盟 建築能效指令EPBD 建築能源證書 建築護照

重點摘述

全球在能源與人口快數增加的同時,各國包含台灣都積極推動節能減碳的政策,歐盟積極推動建築節能減碳相當顯著。本報告分為四大部分進行說明:

1.歐盟氣候變遷與能源政策分析:歐盟爲因應氣候變遷與符合京都議定書要求,在2000年及2005年分別提出第一與第二個氣候變遷方案,主要目標為提高經濟增長以及創造就業機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成本效益方案,幫助確定環境效益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政策,以及可以讓歐盟成員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

2.歐盟針對建築節能減碳的措施:歐盟2002年要公佈必需強制執行的EPBD 2002/91/EC 的要求各成員國必需落實以下做法,包括:確定建築能耗計算方法、設立建築最小能耗要求、建築能耗護照制度推動、建立鍋爐以及空調系統檢查制度,以及建立專家制度。2010年將近零耗能建築定義明確納入歐盟指令(EPBD),規範各成員國須於2018年12月31日前將所有公有建物,以及2020年12月31日所有新建物均達到近零耗能建物目標,為當前世界各國推動建築節能最為積極之單一區域。

3.歐盟推動建築物能源效率認證實施現況與分析:德國在執行該項認證設有完整的制度,針對德國的建築能耗統計、建築節能法規體系、建築護照推動方式,以及執行的成功要素進行分析。並列出歐盟成員國,包含英國、丹麥、荷蘭、葡萄牙等國執行單位與執行現況分析。

4.探討國內推動建築物能源效率認證可行性探討:分析我國建築能耗、類型、以及節能規範等,並與德國進行比較。建築能源證書制度,主要目的為揭露實際建築耗能量。單純的揭露建築耗能量並不會產生建築節能的效果,但是如果搭配實施強制性建築節能法令,且由建築市場的經濟壓力與全民監督,以歐盟的經驗而言,對建築節能應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經由歸納分析,提出當前施行建物能源證書政策時可能面對的困難,以及建議做法包含:建築能源證書制度法源與執行、累積我國建築能耗資料庫及開發建物能效評估軟體、執行人員訓練、建立統合之建築節能財政補助政策等。 

附件 歐盟建築能源證書與我國實行可行性分析  
資料提供者/機構 李浩銓 / 工研院綠能所
最後修改者 李浩銓
聯絡電話 03-5915385
聯絡 Email haochuan_lee@itr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