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析

字級設定:
點閱 (719) 推薦(0)
計畫名稱

107年度國內外石油議題研析與政府儲油管理(2/3)

主題名稱 OPEC產量政策分析
資料時間 2018/5
上傳時間 2018/5/29
國別 全球
能源領域 政策與法規經濟及產業統計信息
能源業務 化石能源
決策知識類別 評析
關鍵字 OPEC OECD商業石油庫存 沙烏地阿拉伯

重點摘述

2014年以來OPEC考量市況變化所進行的產量政策調整大致可劃分為4個階段,首先是以擴大市佔惟第一優先,放棄過往減產保價之策略,以打擊崛起中的美國頁岩油商;其後則因打擊成效有限,而採取更為激進的增產降價攻勢,但因錯估情勢,油價跌幅過深,使OPEC因石油收益腰斬而面臨沉重的財政赤字壓力,激起委內瑞拉等成員國提出了聯合凍產的倡議,最後並於2016年底達成了罕見的OPEC+聯合減產行動。
今(2018)年以來,全球供需基本面已有明顯改善,根據IEA的追蹤資料顯示,OECD商業石油庫存目前已降至接近5年平均水準、儲存在離岸停駛油輪上的原油量(crude floating storage)更是降至近10年新低,使不少機構以此評斷OPEC+的聯合減產行動事實上已達成任務。但面對美國頁岩油再度進入產量擴張循環的威脅,產油國於4月20日所召開的JMMC會議上,陸續拋出其他評斷市場供需狀態的參考指標,以增強延長減產時限之合理性;如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即表明:「基於石油市場的複雜性,實在很難以單一數字或指標來評斷市場狀態。……只有當這些數字反映到投資的增加,使未來供應需求能夠獲得滿足,否則很難論定減產任務確實達成。」
綜合前述市況發展與現階段主要產油國所釋出的訊息可發現,沙烏地阿拉伯顯然傾向繼續維持減產協議的運行,以確保油價不致因美國頁岩油的增產而再度重挫,並提高產油國加速進行長期投資的意願與信心;甚至期待進而推高油價,以為策畫已久的IPO謀取最大利益。沙烏地阿拉伯另持續與俄羅斯協商,希望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即使在減產協議結束後,雙方仍可攜手合作,透過其他形式的聯合行動來達成穩定油市的目標。在沙烏地阿拉伯對減產協議幾乎具有完全主導權的情況下,即使現階段因伊朗制裁話題而面臨美國與中國大陸之壓力,使該國略為顯現出有意放鬆產量目標之跡象,但因OPEC減產數量遠高於原訂目標,就算不調整產量政策,仍有約20萬桶/日之增產空間,故預估在今年6月22日登場的第174次OPEC例行會議上,產油國將決議在2018年底前續行減產協議,惟不能排除有商討稍微放鬆減產目標之可能性。

附件 OPEC產量政策分析(評析類)  
資料提供者/機構 TRI / 鄧凱方 / 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
最後修改者
聯絡電話 02-88095688#219
聯絡 Email oilteam@tr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