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析

字級設定:
點閱 (1662) 推薦(4)
計畫名稱

國際合作與能源外交整體策略之規劃與研析

主題名稱 伊朗事件發展與我國因應策略
資料時間 2012年7月
上傳時間 2012/8/22
國別 美國
能源領域 政策與法規
能源業務 化石能源
決策知識類別 評析
關鍵字 伊朗事件 制裁 因應策略

重點摘述

()、前言

    伊朗危機目前又受到國際矚目。原本伊朗危機自4月起有逐漸平息的趨勢,油價也因此開始回跌。4月14日伊朗與六國在伊斯坦堡展開第一回合會談,雖無具體結果但會談氣氛良好。5月23日雙方在巴格達舉行第二回合談判,在談判前伊朗已同意國際原子能總署秘書長天野之彌的要求,讓IEAE進入伊朗進行核設施檢查。雖然六國與伊朗會談卡在一些關鍵議題而仍無所進展,但各方仍對達成協議懷抱希望。一直到6月莫斯科會談仍無所獲後,美國開始加強對伊朗制裁的力道,再加上7月1日歐盟停止進口伊朗石油正式上路,使得局勢再度陷入緊張。

    在7月1日歐盟仍依照計畫對伊朗實施禁運,伊朗開始反擊,一方面威脅關閉荷姆茲海峽,另一方面進行導彈演習。美國則向波斯灣地區大量增兵,並聯合數個阿拉伯國家進行大規模的掃雷演習,以遏阻伊朗軍方採取封鎖海峽的舉動。

    從這些進展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最近一波的緊張是以美國與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為導火線,但真正背後的原因是伊朗遲遲未對美國的要求做出讓步。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伊朗核子問題主要有兩個訴求,第一,伊朗將納坦茲鈾濃縮廠生產的濃縮鈾濃度從20%降低至3.5%或者5%。第二,關閉福爾多地下鈾濃縮廠的鈾濃縮活動。伊朗堅持不放棄濃縮鈾的活動,美國認為,唯有更嚴厲的制裁才能夠迫使伊朗讓步。

()、美國對與伊朗經貿往來國家執行制裁

   在6月底美國開始正式執行對與伊朗往來國家的制裁,並宣布新的一批豁免制裁的名單,包括我國、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國。在7月底,美國又公布一波新的制裁措施,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一項聲明中宣布兩項繼續制裁伊朗措施,這兩項措施首先是對伊朗能源和石油化工部門實行新的制裁。伊朗問題是美國外交上最重要的挑戰,目前正值美國總統選舉期間,歐巴馬政府選舉的考量牽動美國對伊朗的政策。歐巴馬政府目前的策略是極力防止在伊朗發生戰爭,阻止以色列攻擊伊朗,但又必須維持對伊朗伊一定程度的強硬態度。

 ()我國因應策略

    伊朗局勢再度緊張,我國必將受到來自美國減少自伊朗進口的壓力,由於美國是我國重要市場,若遭受美國制裁,對我國產業影響極大,故我國須配合美國對伊制裁,持續降低對伊採購。另一方面需要積極增加其他現貨油源。中期措施為積極尋找中東地區以外的國家訂立長期合約,作為我國能源供應來源,並優化我國能源安全機制,因應並降低能源相關危機對我國之影響。此外,伊朗事件後,國際間在發展綠能與節能的合作必然更為積極,我國應把握機會,參與各項合作。

    在長期因應策略上,為避免受限於石油危機,提高能源供應的自主性,積極發展各種替代能源相當必要。積極與能源消費大國建立合作共同取得能源,增加能源獲取的安全性。此外,擴大與各國經貿往來並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避免因過度依賴特定國家而使個別事件對我經濟產生衝擊

資料提供者/機構 趙文衡 / 台灣經濟研究院
最後修改者 趙文衡
聯絡電話 02-25865000
聯絡 Email WENHENG@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