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閱 (2919)
推薦(0)
計畫名稱 | 天然氣產業發展與政策法規之研析 |
---|---|
主題名稱 | 我國購買非傳統天然氣之可行性 |
資料時間 | 2012/8/24 |
上傳時間 | 2012/8/24 |
國別 | 美國 |
能源領域 | 政策與法規經濟及產業統計信息 |
能源業務 | 化石能源 |
決策知識類別 | 評析 |
關鍵字 | 非傳統天然氣 |
重點摘述
2012年Henry Hub平均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的天然氣價格約落在1.85至3.21美元之區間,而全球非傳統天然氣的價格則落在2-9美元/ mmbtu(北美頁岩氣則在3-7美元/ mmbtu)。
台灣中油公司若欲進口非傳統天然氣,因地理因素之故,勢必以LNG方式進口,以下以目前較可能洽商之對象(美國與澳洲)比較:
一、美國:
(一)優點:
- 已進入量產,技術成熟,未來幾年產量可穩定增加。
- 願意提供與Henry Hub(HH)為基礎之連動之氣價公式。
- 目前已有3座LNG出口港獲准Re-export。
(二)風險:
- 美國能源部可隨時撤銷出口權,買方仍需支付高額液化廠使用費(Tolling Fee)。美國目前已有RE-export活動但為數很少,2012年1~7月僅4船,且為進口LNG轉出口,並未有頁岩氣LNG開始出口。
-
巴拿馬運河不能通過LNG船,自美南墨西哥灣
東出口經由.歐洲經蘇伊士運河至台灣航程需時1個月。 - 美國天然氣屬低熱值貨氣(9078 Kcal/m3),低於目前國內供氣熱值(9700 Kcal/m3(永安)或9400 Kcal/m3(台中港)),在台灣使用端除中北部地區家庭用戶外之發電與工業用戶較不適用。
- 只供應FTA簽訂國,台灣只能在FTA簽訂後取得進口合約。
- 台灣目前僅有9座LNG儲槽及兩套NG1,NG2輸氣系統,過多的不同熱值LNG進口,會有調度的困擾。
二、澳洲:
(一)優點:
- 蘊藏量大且國內需求量不高,可望長期供貨。
- 澳洲傾力發展LNG出口,目前有2個LNG港(年出貨量2000萬噸),未來尚有8個生產LNG計劃中的港口(屆時年出貨量達6100萬噸),預計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LNG出口國。
- 離台灣較近,約7日航程
(二)風險:
- 澳洲煤層天然氣(CSG)熱值較美國更低,約僅8722 Kcal/m3。
- 澳洲煤層氣尚未進入量產期,且其CSG-LNG計畫需至2014年才成熟,實際可與我國簽訂長期供氣契約應更晚。
- 該國水資源相對珍貴,民眾抗議煤層氣開採聲浪甚鉅,勞工及技術人員缺乏,導致開發時程延後,未來成本應不至於因量產而降低太多。
目前非傳統天然氣尚未成為能源市場要角,但全球蘊藏量巨大,且隨著技術逐漸普及,油價居高不下,具有成為替代能源之高可能性,生產後勢可望看漲。但開採非傳統天然氣由於用水量高、且有汙染風險,在全世界皆有環保的爭議。由於全世界非傳統天然氣出口市場尚未成熟,我國宜先投資澳洲煤層氣上游,日後澳洲LNG計畫逐漸增加後,可評估自距離較近之澳洲進口煤層氣LNG;至於對北美市場宜先觀望。
資料提供者/機構 | 呂嘉容 / 台灣經濟研究院 |
---|---|
最後修改者 | 呂嘉容 |
聯絡電話 | 2586-5000#881 |
聯絡 Email | d21124@tier.org.tw |
- 熱門點閱
- 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輔助服務簡介(47400)
- 各式太陽能電池的優缺點評析(29167)
- 頁岩氣革命影響全球能源布局(1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