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析

字級設定:
點閱 (140) 推薦(0)
計畫名稱

114年度「發電業減碳政策及發展路徑規劃」

主題名稱 探討國際發電業導入碳捕存技術之發展趨勢
資料時間 2025/6/6
上傳時間 2025/6/30
國別 全球
能源領域 政策與法規經濟及產業
能源業務 電力
決策知識類別 評析
關鍵字 淨零排放 碳捕捉與封存 CCS 火力發電

重點摘述

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各國紛紛承諾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早於2021年即指出,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術在電力部門邁向淨零轉型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美國、日本與韓國等皆已制定相關政策,並積極投入資源發展此項前瞻技術,以加速能源轉型進程。

以美國為例,政府於2008年開始透過45Q稅負抵減工具,鼓勵企業部署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以下簡稱CCUS)技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為Petra Nova計畫,該計畫成功在燃煤電廠導入CCS,並將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後封存於油田,以強化採油回收(Enhanced Oil Recovery,以下簡稱EOR);近年進一步透過《基礎設施投資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以下簡稱IIJA)與《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以下簡稱IRA)等提高CCUS政策力道,使美國持續為全球CCUS技術與規模領先之國家。英國則透過《潔淨發展戰略》與《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畫》,以降低成本並與其他國家積極合作等方式,規劃於2030年前建置四個CCUS工業集群。日本提出《CCS長期路徑圖》與《綠色成長戰略》,並計劃推動9個CCS示範計畫,涵蓋國內外封存,積極建構商業化模式。韓國則於2024年通過CCUS專法並啟動「CCU Mega Projects」,結合火力發電與永續航空燃料等產業應用,展現電廠低碳技術發展潛力。

因應國際減碳趨勢,我國國發會與環境部於2022年提出2030年強化版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以下簡稱NDC),相較基準年2005年,目標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4±1%;爾後,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於2025年提出積極減碳新目標,2030年目標提高至28±2%。我國碳排放主要集中於能源、工業與運輸三大部門,其中電力部門排放占比超過七成,為實現能源轉型與達成淨零碳排目標,CCUS技術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

建議我國可借鏡美國、英國、日本及韓國等國發展經驗,逐步推動試點示範計畫,並配合現行政策架構,完善法規制度與獎勵誘因設計,導入具經濟效益之CCUS技術。透過政策引導與跨部會協調,加速國內CCUS產業鏈發展,為長期低碳轉型奠定基礎。

附件 2025S2知識物件上傳表_探討國際發電業導入碳捕存技術之發展趨勢_0606 v2.pdf  
資料提供者/機構 鄭伊秀 / 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
最後修改者
聯絡電話 02-25865000#821
聯絡 Email d33443@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