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能源期刊發行
- 創刊日期:
102年11月30日
- 發行所:
經濟部能源署
- 發行人:
李君禮
- 地址:
台北市復興北路2號13樓
- 電話:
02-2772-1370
- 執行單位: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地址:
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四段195號26館
- 服務專線:
03-5916006
- 服務信箱:
- 總編輯:
劉志文胡均立
- 顧問:
王漢英童遷祥
- 執行主編:
劉子衙陳志臣
- 編輯委員:
方良吉王錫福朱家齊李堅明李叢禎林師模馬鴻文陳希立廖芳玲廖肇寧劉文獻蕭志同顧洋(依筆畫順序排列)
:::
臺灣能源期刊論文全文
臺灣能源期刊第12卷第3期內容
出刊日期:September, 2025
- 題目
- 總編輯的話
- Title
- Letter of Editor-in-Chief
- 作者
- 劉志文、胡均立
- Authors
- Chih-Wen LIU, Jin-Li Hu
- 摘要
- 2025年第三季,全球能源轉型進程持續推進,呈現全球電力需求快速成長與再生 能源加速發展的趨勢。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於7月公布的 《2025年電力年中更新報告》(Electricity Mid-Year Update 2025)指出,受到工業擴 張、資料中心建置及電氣化進程等因素影響,2025年全球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預估 為3.3%,明顯高於近年(2015~2023年)的2.6%平均水準。同月,國際再生能源總署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IRENA)發布的《2024年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 告》(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Costs in 2024)亦指出,2024年全球新增再生能源裝 置容量達582 GW,預估可避免570億美元的化石燃料成本使用。整體而言,全球能源發 展進程正進入新的調適與競合階段,對我國政策制定與技術部署可提供重要借鏡。 本期收錄許志義等藉由「環境商業模式畫布」與「社會商業模式畫布」分析,指出 微電網能強化電網韌性和增加電能使用效率,並結合再生能源以提高可靠性,在主電網 故障時可透過孤島運轉保障供電。在經濟面向上,微電網能降低基礎設施投資,減少能 源傳輸損耗,滿足減碳需求,並提供連續可靠的電力以應對化石能源價格波動。賴文政 等以新竹海域(水深100公尺)為場址,針對搭載VolturnUS-S半潛式平台之15 MW浮式 風機,進行繫纜設計分析。基於IEA參考風機與本土環境條件進行數值模擬,產生極端 與運轉條件下的數值分析。 陳俊良等研究採用自行開發的通用性節能乾燥系統,乾燥風量達2,500 m3/h,空氣 溫度20~45oC、相對濕度低至10%。以2噸大蒜進行測試,15天內完成乾燥,減重24%。 與過去固定加熱功率吸附式乾燥系統測試4噸乾燥案例相較,雖然批次量較少,惟乾燥 能源因數達132 g-H2O/kWh,若調整換氣率與提升批次量,可望進一步提升能源效率。 於同時面對全球能源系統轉型與風險韌性的重大課題之際,臺灣亦須持續強化本土 研究與國際經驗對話之連結。《臺灣能源期刊》期望成為產官學研交流的重要橋梁,匯 聚技術創新、系統分析與政策評估成果,提供具前瞻性、可行性的研究視角。未來,我 們將持續以理性、科學及嚴謹之態度,完整收錄能源領域重要且具影響之相關資料,以 滿足國內對目前能源情勢發展的認識以及對歷史資料的檢索需求。誠摯邀請各界專家學 者踴躍投稿,共同推進臺灣能源知識體系之深化與實踐。
- 關鍵字
- Abatract
-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