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472) 回覆 (0) 推薦(0)

美國、沙國石油政策對全球石油供需之影響

重點摘述

  • 國際供需趨緩:
  1. 2012年底,全球石油供需落差約在30萬桶/日,低於前一年度年同期110萬桶/日。
  2. OPEC成員及非OPEC成員原油產量皆有所提高,使國際供給趨緩。
  3. EIA評估在中國、印度等國家需求下,今年全球石油日需量增加90萬桶,明年將增為日需140萬桶。
  4. 煤在全球能源結構中之比例逐年上升,
  5. 煤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年上升,IEA認為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取代石油,成为全球能源的首要来源。
  • 美國國內石油產量增加:
  1. 頁岩油氣開發技術獨步全球,國內產能提高,降低進口量。
  2. 2014年進口降至25年最低,EIA預估該年原油(含石油產品)進口量將降至約600萬桶/日。能否在2020年前取代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最大產油國,EIA亦持保留態度。
  3. 控制全球油價(增強對油價上漲的抗壓性)並創造國內石油業就業機會。
  4. 同屬美洲的巴西亦將重點置於石油開採, 12年12月底的境內探明油氣儲量為157.29億桶,境外油氣權儲量為7.11億桶。
  • 歐洲石油需求降低:
  1. 受經濟前景悲觀、能源效率提昇、替代能源取代傳統能源之影響,石油需求創20年來新低,同時還會繼續下滑。
  2. EIA預估2013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中的歐洲會員國石油需求將繼續降低。
  • 亞洲地區:
  1. 沙國產量控管:去(12)年12月原油產量較11月減少50萬桶/日,較同年最高產量少110萬桶/日,此舉已有效控制原油價格。
  2. 伊朗經濟制裁:去(12)年數度的經濟制裁,形同對伊朗原油的禁運政策,由於其他石油購買國遵從制裁決議,伊朗目前完全依靠中、印、日、韓四國,其中中國的購買量佔50%。

 

評析

  • 全球石油的供需平衡是個危險平衡,各國無不站在本國的角度考量:
  1. 美國積極開發頁岩油氣,企圖提高自產率、降低進口量、增加出口量以賺取外匯及提高本國就業機會。同時,亦以制裁控制伊朗的原油出口。
  2. 沙國減產以鞏固油價穩定。
  3. 巴西提高油氣自產量,以避免由於旱象造成電力危機。
  • 台灣石油進口以沙國為首,12年1~10月佔45.10%,與科威特、安哥拉與阿曼即佔全部進口量的77%(圖一),受沙國影響最大,在沙國考量油價的前提下,台灣油價起伏受其影響應最大。
  • 目前美國提高產量、沙國降低產量,此平衡正在微妙變化中,油價又事涉台灣政經發展,是否能增加原油進口國,降低受美、沙調動油價機制的影響,將考驗石油公司的決策智慧。
關鍵字標籤
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