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359) 回覆 (0) 推薦(0)

德國電力的2.5%估計是煤炭出口,風能過剩時出口「負價格」電力

 

主題名稱

德國電力的2.5%估計是煤炭出口,風能過剩時出口「負價格」電力

資料時間

2013/11/20

上傳時間

2014/01/03

國  別

□1.國內           ■2. 國外:德國

綠能新聞
類型

■1.整體政策□2.太陽光電 □3.風力 □4.生質能 

□5.LED  □6.電動車 □5.氫能  □7.其他綠能

重點摘述

(條列式)

  • 由於德國計算碳排放量的方式,德國煤炭出口至鄰國(包括法國,德國主要電力淨進口國)將使德國的碳平衡比實際狀況要差。
  • 由下圖(2013年10月德國電力供給狀況)可知,德國總是電力的淨出口國,這種情況在夏天會略有不同,在1-3月卻大致相同。德國在冬季時電力出口需求很高,而進口僅發生在進口電力價格很低時。

 

  • 由上圖可發現,10月3日與10月27日灰色傳統能源驟降,僅在10月10號德國成為電力淨進口國。灰色傳統能源驟降可由綠色面積出口來解釋,3日與27日兩天之綠色出口面積表示傳統能源如無出口將停止產生部分電力。換句話說,德國核能與燃煤發電愈來愈多用於出口,出口成為唯一可以支撐起傳統能源發電的方式。

 

  • 由上圖可知,2013年德國僅在5月成為電力淨進口國。2012年德國電力淨出口為22.8 TWh,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已遠超過去年,估計今年累計淨出口電力將超過30 TWh
  • 假設德國2013年淨出口電力為30 TWh,依德國過去整年度發電量估計不到600 TWh,出口約占其發電量的5%。如果假設其中一半是燃煤電力出口,一半是核能電力出口,則燃煤發電出口約占德國電力的2.5%。
  • 若德國為島嶼國家,德國將無法透過出口支撐燃煤與核能發電,亦不會有燃煤發電2.5%出口的情形。而法國與荷蘭等國可能因此被稱讚抑低碳排放量,始得德國大量出口燃煤發電將日益收到批評。
  • 德國風力發電亦存在隱憂,當無風時,風電場被要求關閉;當有風時,德國以負價格「賣」剩餘的電力給鄰國(歐盟義務,有責任吸收鄰國過剩電力),而德國民眾仍需支付再生能源附加費購買其不需要的過剩風能。無風無太陽的夏季,德國則需要由鄰國進口電力。德國因全力發展再生能源電價較高,可能導致喪失競爭力與高薪工業的就業機會。
  • 研究指出,區域性的儲能設施是解決德國再生能源以幾乎免費的綠電方式傾銷鄰國的最佳方式。(Stefan Nykamp, 'The Future of the Energy Supply’. PhD thesis)

評 析

(條列式)

  • 在德國大力發展再生能源且可優先併網下,抵銷了傳統能源的消耗。若不考慮電力出口,其結果應該是減少煤炭與核電的發電量。然其結果不然,由於整體電力供需仍需煤炭供應,暫時停止發電成本過高,因此當再生能源發電量大時,燃煤發電成為出口的重要選項。
  • 德國碳排放的計算原則以電力生產地為主,因此若其電力出口比例愈來愈高,且以燃煤發電為主,則在此計算原則下的碳排放將比德國實際使用電力的排碳要高。
  • 在德國的電力交易市場已經愈來愈頻繁的因為再生能源所發電力大於需求,而使電力交易市場價格成為負的情形。德國電力市場的價格現今多取決於天氣而非利潤,然為維持再生能源不足時的穩定電力供應,另一方面德國又不得不維持一定比例的傳統能源。至2020年,德國風力發電可能高達50GW。也就是說,德國必須有能力承擔電力系統50 GW的快速下降。有鑑於此,德國亦已開始推行儲能補貼制度,希望透過儲能技術的發展能有效解決此類問題。
  • 儲能系統是一個更具彈性的系統,如搭配智慧電網,將可解決如台灣般海島型國家大量發展再生能源時所遇到的難題。我國為封閉型電網,若發生類似德國再生能源抑制傳統電力或再生能源過剩的情形,僅能以儲能方式解決。然目前儲能系統成本仍高,且缺乏明確市場誘因,因此,因提早規劃儲能相關配套措施,搭配已成熟的再生能源一同推廣,期許早日推升儲能技術,使我國再生能源能真正落實大規模應用的最終目的。

連 結

http://energytransition.de/2013/11/german-power-is-coal-for-export/

http://www.utwente.nl/en/newsevents/2013/10/143712/urgent-investment-required-for-battery-storage-of-green-electricity

https://www.cfact.org/2013/10/08/will-cooling-temperatures-calm-the-european-windstorm/

http://www.paristechreview.com/2013/05/31/germany-energy-transition/

http://www.eike-klima-energie.eu/uploads/media/2012_01_09_EIKE_Germa_energy_turnaround_english.pdf

附 件

 

 

建檔者
/機構

ITRI/徐昕煒

 
關鍵字標籤
0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