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448) 回覆 (0) 推薦(0)

電廠汰舊、再生能源增長與天候使歐洲燃煤進入寒冬

重點摘述

  • 歐盟燃煤需求由去年冬季高峰下跌,可能持續數十年,主要原因有:
    1. 燃煤電廠汰舊:根據德意志銀行和歐盟委原會資料,歐盟將在2012年至2020年削減28GW的燃煤發電能力,在2013年增加總計超過21GW的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發電能力,並在2014年至2020年增加140GW新能源發電燃煤需求因此下降。淘舊電廠占歐洲發電量40%,對歐洲燃煤需求衝擊大。但IEA淨煤中心表示,比起原先提議電廠徹底關閉,對歐洲燃煤需求的衝擊已經小許多。燃煤發電比例的下降是造成歐洲煤炭需求下滑的主要原因。這對歐洲主要煤生產國來說,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隨歐洲燃煤需求下滑,煤相關企業將迎來「寒冬」。英國、波蘭、西班牙等許多國家的煤炭企業都要求政府提高煤炭價格,以幫助他們度過難關。英國最大的煤炭生產商UKCoal已向政府申請資金,以避免可能到來的破產命運。歐洲最大的煤炭生產商波蘭KompaniaWeglowa公司上月透露,他們正在考慮要求申請政府緊急援助。
    2. 再生能源增長:新能源發電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燃煤發電的增長速度。新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將首先排擠燃氣發電,隨後排擠燃煤發電,煤炭的需求量將在今年冬天開始下降,預計2013年第四季度煤炭需求量將同比下降3%。高盛預計2014年歐洲煤炭需求量將同比下降3.5%,減少700萬噸,總量降至1.91億噸。
    3. 氣候因素:去年冬季,歐洲北部地方創低溫記錄,今年冬季氣溫預報雖未完整預估,但已有預測今年冬季不會是「寒冬」。煤炭發電出口大國,如德國向鄰國出口的電力將有所減少,這將會進一步打壓煤炭需求。
  • 德國新建燃煤電廠數量有限,要到2015年才會有所改善。低迷的電價是阻礙新電廠建造的主要因素,環境問題及來自再生能源的強有力競爭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評析

  • 面對歐洲對煤需求的降低,美國煤輸歐洲量的減緩又將直接衝擊過量煤傾銷到亞洲地區,對亞洲地區低迷的煤價又是雪上加霜,直接對澳洲等亞太地區的煤出口國造成影響,後續勢必造成產煤國的經濟架構變動並影響到其他的鄰近國家。
  • 燃煤電廠除非在淨煤技術以及碳捕捉封存技術上得到巨幅的進步,降低成本及碳排放,否則這個燃煤的寒冬恐見不到春陽。即便如英國、波蘭、西班牙等許多國家的煤相關企業都要求政府提高燃煤價格以度過難關,但歐盟的財政似乎亦無法支持這樣的長期虧損。
  • 眼見歐洲的燃煤電廠逐一汰舊,台灣地區在基載電力方面宜盡早開始評估汰換老舊燃煤機組或是評估逕置換為燃氣機組的可能性,另外歐洲對於再生能源對於電力貢獻的增長亦可為我國之能源規劃參考。
關鍵字標籤
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