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資訊

字級設定:
點閱 (279) 回覆 (0) 推薦(0)

中國大陸煤化工業進展

重點摘述

  • 中國大陸富煤缺油少氣,須以煤來減少對油氣的依賴:EIA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煤儲量為全球儲量13.31%,遠大於天然氣的1.65%與石油1.39%。
  • 石化業發展產能驟升,油氣對外依存度高:如中石油集團於2012年整體對外依存度達58%,原油達56.6%,天然氣29%。
  • 企業龐大資金挹注:如中煤能源為調整產業結構,投資193.35億人民幣於陝西設廠並配套建設相關煤化基地;中石化於新疆准東,建置兩座年產1500萬噸的煤礦和80億立方公尺的煤製天然氣裝置。
  • 環境與政策阻礙:
    1. 水資源缺乏:中國大陸煤資源北多南少,西多東少,煤化工集中於黃河中下游、蒙東、黑東、雲貴、新疆等為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地區,煤化工業將會使水資源窘迫,大規模發展將受限制;
    2. 碳排放量高:中國大陸官方確立發展低碳經濟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方式,進而頒布多項法令,以形成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新型經濟增長模式,然而煤化工業中,煤制烯烴中製造每公噸烯烴的CO2排放量達7.1至10.6噸,而石油製烯烴僅1.5至3噸。
    3. 資源稅改革:屆時將把水資源與二氧化碳排放納入資源稅徵收範圍,因此若煤製烯烴徵收資源稅、碳稅,其相對成本優勢將消失。

●產業升級:

1.節水減低排放基準;

  1. 示範等級:能源轉化率>40,每噸噸烯烴的煤耗<5.3噸,水耗<4噸;
  2. 先進等級:能效>44%,煤耗不能高於5噸,水耗不能高於3噸。
  3. 系統升級:如熱系統、水系統與環保節能技術。

評析

  • 中國大陸對於坐擁龐大煤礦資源,卻受限燃煤造成的大氣污染與高額的碳排放量,石化工業鍊中的物料生產又制肘於進口油與氣,對於相對量大又廉價的煤理當要妥善規劃,因此發展煤化油、煤化氣等產業,積極提高產能、降低水資源損耗,同時亦以降低同產能下的碳排放,因此將煤化工業亦列在「十二五規劃」的子項,足可見其重視之程度。
  • 由於美國頁岩氣革命使美國煤大量傾銷出口,使得中國大陸進口煤價低於自產煤價(進口煤價每頓約低於自產30~40元人民幣),雖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卻造成產煤企業的低迷,因此部份企業轉型為「煤化聯動」,即所謂產煤與煤化工整合的企業,就可以有效的擺脫低價造成的產業衝擊,在煤產高價格低的情形下,將自產的煤直接轉製為烯烴、甲醇、乙二醇、氨、尿素等高價值的物料,提高企業的營收與優勢,中國大陸的 晉煤集團就是重要的案例,因此可以觀察出形成內陸地區煤化聯動的趨勢,而沿海地區則援用進口煤進行再製處理,各司其職,分進合擊。
  • 現階段全球煤價仍在低谷,且煤貯藏安定而不若石油與天然氣的危險性,臺灣不妨再環境可負擔的範圍內考慮進口煤先予貯藏:
    1. 石化工業鍊:並仿效大陸沿海地區的煤化工業,以高效能低水耗的煤化工業取代部份原有並需汰舊的石化廠區,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達到低環境負擔的產業提昇要求;
    2. 電力供給:評估以煤製氣為燃料的電廠可行性,取代現有較低熱轉換率的老舊電廠;
    3. 二氧化碳捕捉與封存:積極發展碳捕捉技術與海域地質封存。
關鍵字標籤
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