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析

字級設定:
點閱 (545) 推薦(0)
計畫名稱

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研究與整合推廣計畫(2/3)

主題名稱 荷蘭北海離岸風場的生態共榮發展策略與技術
資料時間 2021/7/16
上傳時間 2021/12/9
國別 歐盟
能源領域 環境衝擊與調適經濟及產業
能源業務 新及再生能源
決策知識類別 評析
關鍵字 再生能源 離岸風電 生態衝擊

重點摘述

  1. 離岸風場帶來之生態風險則為棲息地減少、海洋生物受干擾、水質受影響、外來物種入侵等。降低上述影響之措施包括:水下噪音降低工程、蝙蝠探測器、鳥類雷達、緊急關閉、研究生態系統影響等。
  2. 風機對鳥類、蝙蝠和海洋哺乳動物的直接影響包括:碰撞、棲息地喪失、屏障效應、打樁干擾;間接影響則有:對生態系統具有自下而上的連鎖效應影響。
  3. 降低打樁造成生態衝擊的方式:緩啟動打樁技術、在大量鳥類和蝙蝠遷徙期間停工、使用更大的風力渦輪機,生態空間較不足的地方,可使用較低聲級 (<168 分貝)的打樁機,建置較大容量的、較高的、較小帶寬的風機以減少鳥類碰撞。
  4. 荷蘭政府2016年起展開為期五年、經費1500萬歐元的離岸風機生態計畫(Offshore Wind Energy Ecological Program,簡稱Wozep),以確保荷蘭2030年11.5GW的離岸風電目標能在「生態安全」的路上前進。
  5. Wozep計畫旨在建立完善的國家離岸風場研究監測計劃,將離岸風場研究結果整合到更廣泛的國家監測計畫中,並專注於脆弱生物的保護工作。建立脆弱/受保護物種的劑量反應關係和種群預測模型,藉以檢查種群規模和受保護狀況,並與緩解措施相結合。
  6. 荷蘭De Rijke Noordzee(譯:富饒的北海計畫)目標將北海做為再生能源供應場所的同時又保持自然生態的豐富。為實現此一目標,利用風場為水下自然提供的獨特條件,另外在風場中不允許進行海底干擾的活動,並透過安裝人工魚礁和放生牡蠣來加速並加強風場內的生態發展,並提供海洋生物庇護所及食物的來源。
  7. 提高風場生物多樣性的幾種方法:
    1. 被動自然增強:引入硬質基材、引入不同大小的氣孔、禁漁。
    2. 在遠離風場基座設施的地方建造珊瑚礁。
    3. 生態友好的基座和沖刷保護:利用風場基礎設施創造生態友好的空間。
  8. 荷蘭近年在離岸風場海域監測鳥類活動的兩種科技產品,分別是稱作「Robin」的 3D 立體雷達系統,另一是稱作「WT-Bird」的感測器與攝影機結合的產品。
  9. 荷蘭鳥類追蹤與監測計畫,長則多年短則一年,由政府、民間公司、學術機構等在不同的目的下成立,追蹤鳥類的遷移、覓食、互動、行動模式等。
  10. 荷蘭政府的鳥類監測追蹤計畫是一年實施6次,而且是以大面積追蹤,主要在於掌握鳥類數量、分布、及常態活動,藉此了解鳥類常態下的數量、成長、活動及死亡情形,可作為模型模擬的基準來判斷異常狀況。
  11. 荷蘭將Borssele 風電場劃分為水產養殖區、漁獵區、浮動太陽能區、自然地區、混合區。每 5 年評估一次,必要時進行更改,取決於哪些項目發展的較好。
  12. 比鄰比利時的Norther風場為世界第一個結合海藻養殖生產基地的風場,其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Borssele風場預計在不久之將來也效法其作法。
附件 20210716_荷蘭北海離岸風場的生態共榮發展策略與技術_吳劭易.pdf  
資料提供者/機構 吳劭易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最後修改者
聯絡電話
聯絡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