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析

字級設定:
點閱 (139) 推薦(0)
計畫名稱

113年度「發電業減碳政策及發展路徑規劃」

主題名稱 國際低碳發電技術之混氨發電發展趨勢初探–以日本為例
資料時間 2024/12/12
上傳時間 2024/12/12
國別 日本
能源領域 政策與法規經濟及產業
能源業務 新及再生能源
決策知識類別 評析
關鍵字 淨零排放 發電 氫/氨混燒

重點摘述

隨著全球努力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能源轉型成為各國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混燒發電技術因其對現有基礎設施的高兼容性以及顯著的減碳潛力,逐漸受到重視。

日本近年積極投入資源推動氫能政策與混燒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包含設立綠色創新基金以支持氫氨供應鏈建設和相關技術開發、修改日本能源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apan Organization for Metals and Energy Security,JOGMEC)法案以放寬氫能及其他事業的債務擔保範圍等等。在混燒料源供應發展上日本也積極與可能的氨供給國建立合作關係,以符合日漸上升的氨需求量。日本政府預估若以1,000MW的火力發電廠混氨20%一年需要50萬噸氨來估算,2050年日本氨的年需求量將會達到約3,000萬噸。

混燒發電技術上國際混氨發電的示範場域可以日本碧南電廠為例,JERA公司與IHI公司合作取得NEDO的研發補助計畫,已於2024年6月26日在碧南電廠完成混燒20%氨氣試驗,並規劃從2027年起實施混氨發電商業化運轉。本混氨發電案例使用二次燃燒法工藝以降低NOx的排放量。

日本的混燒發電先例為台灣能源轉型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但同時台灣要發展混燒技術在推廣與廣泛應用上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解決混燒料源需求、降低燃料成本、優化燃燒過程、對相關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高公共接受度並實現公正轉型等。唯有結合政策、技術與社會共識,並依實際情況妥善進行在地化或滾動式調整,台灣才能有效迎接能源轉型的挑戰,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附件 國際低碳發電技術之混氨發電發展趨勢初探–以日本為例  
資料提供者/機構 鄭伊秀 / 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
最後修改者
聯絡電話 02-25865000#821
聯絡 Email d33443@tier.org.tw